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语篇分析角度的翻译批评

发布时间: 2019-07-08 08:57:2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etogether.net   浏览次数:


1.4 小结

前面论证了非典型的/扩展的语篇模式可以归结为典型的/核心的语篇模式,并且都可以最终得到如下最简总模式:

摘要=结果+“方法”与“结果” +结果(1)

所以,摘要具有统ー性,统ー性是通过紧紧围绕方法与结果这两个核心语义概念而获得的。

我们注意到本族语者多使用典型的/核心的语篇模式,而使用非典型的/扩展的语篇模式的作者中非本族语者居大多数。论文本身所做的各项工作应构成摘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内容;因此,虽然“意义/应用”有时尚有包括在摘要之内的必要,但“重要性情景/问题”等还是省略为好。其一,任何研究工作都是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的。不一定非得在摘要中简述别人的工作,完全可以在正文中略加说明或干脆标注成参见“参考文献”。其ニ,如今是信息应接不暇的社会,EI中的摘要属于二次文献,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摘要没有直入正题,別人或许不耐烦看完或者误以为论文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在陈述前人的工作,也就不会去寻找相应的原文了(原文即一次文献)。


(2) 连贯性

连贯性是由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关系所决定的,通过方法与结果这两个核心语义概念交错出现而表达,在语言方面还通过后面要讲的句内衔接及句间衔接而获得。


方法与结果是怎样相互发生联系的呢?它们表现为环环相扣的“结果一方法”链条,从而使语义达到高度的连贯。例1巳在1.1 中标示,本文其余的例子标示如下(其中例5,6请见后文):


d.jpg



不仅限于本文的例子,任何资料性摘要,只要应用我们所使用的字母替代法进行简化(目的是使结构更加清晰地展现),并在必要时记作用前面“重要性/背景/问题=意图性结果”“意义/应用= 总结性结果”这两个式子进行替代与分析,都可以得到类似的由“方法”与“结果”排列组合而成的语义链条。

各种各样的上述语义链条经过抽象与概括,都可以由以下(1)、(2)、(3)、(4)中的任何ー种来表示。圆环相交,表示方法与结果有时相交于ー个句子中。两头的小连线分別表示“重要性/背景/问题”“意义/应用”。最简单直观的是(1)。也可以表示成空间图形(2),则添加的意义如下:起点是意向性结果,终点是总结性结果;两根小连线几乎重合象征着:历经许多步骤,最终基本得到想要得到的结果。还可以把它竖起来,成为(3),添加的意义是:本摘要(所阐述的工作)在所有的摘要(所阐述的工作)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整个大链条中的一段。也可以画成类似于遗传学中人类 DNA双螺旋结构,如(4)所示,体现出科学性中包含艺术性,包含美学价值。如果(1)、(2)、(3)用两种颜色的环、(4)用两种颜色的曲线,其中某ー颜色表示方法,男一种颜色表示结果,则我们的链条更具艺术性的美(图见下页)。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