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语篇分析又称语段分析、话语分析。语篇分析是关于口语和书面语句子如何组成更大的意义单位(如段落、对话、会谈等)的研究。它研究下列问题:1. 冠词、代词及时态的选择如何影响语段的结构;2.语句之间的关系;3,说话人如何转移言语动向,如引入新话题、改变原话题,或表明自己身份比对方更高。对口头语段的分析有时叫会话分析,有些语言学家则把对书面语段的分析叫做篇章语言学。
KI是The Engineering Index (《工程索引》)的缩写,是工程技术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工具,实质上是一种文摘性刊物,现由美国工程索引公司编辑出版。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由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国际著名科技期刊中的摘要,有很多既被E丨收录,也被SCI收录。在我国的科技期刊(含大学学报)中,有少数是EI或SCI的源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毎年公布我国被EI被SCI收录的论文情况。由于这两大索引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各种相关期刊都力争成为源刊,论文作者也非常希望自己的摘要被收录,部分高校也制定了奖励政策来激励教师为此而努力。
本文所有例子均来自EI与SCI数据库,不再——具体标注。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发挥语言的“元语言”功能,对语义进行再阐释;用代数学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推理;但总的说来,研究是在语篇分析领域进行的。论文着重阐述了资料性英文摘要是如何获得统一、连贯、衔接这些语篇特征的。
(1)统ー性
一般认为资料性英文摘要包括四个部分:(1)目的(purpose);(2)方法(methods) ; (3)结果(results); (4)结论(conclusions)。这种说法并没错,但为了分析上的“简单”与“概括”,我们认为“研究 目的”相当于意向性结果,“结论”相当于“总结性结果”,从而,摘要 是由“方法”与“结果”组成的,紧紧围绕方法与结果这两个核心语 义概念,具有统ー性。
我们之所以认为“目的相当于意向性结果,结论相当于总结性结果”是有理由的。其一,朱永生、胡壮麟等学者或许已经意识到“目的”从逻辑语义上说与“因果”密切相连。 其ニ,我们研究语言的人应该深入挖掘语言的代码作用,发挥语言的“元语言”(meta-langmge)功能,对语义进行再阐释。我们认为“目的”相当于“意向性”结果(目的即想要得到的结果)(去做某事是出于某目的)。类似地推理,“结论”无非是前面的若干“小”结果所导致的总和(注意:这里“总和”不意味着简单地相加),即,结论是“大”结果,是“总结性结果”。
1.1 典型的/核心的语篇模式
例1中,几乎没有多余的话,紧紧围绕“方法与结果”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下的语义链:
。据此进行粗略地判断:相应的论文至少包括两种方法(把“ theory”也判为方法,因为theory像 method ー样是为结果服务的“手段/方法”)与五个大大小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