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的翻译理论和思想

发布时间: 2021-07-09 09:17:5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奈达是一位多产的语言和翻译理论工作者,自1945年至2004年,他共发表过文章200多篇,著作(包括与人合作和编辑的著作)40多部...



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 1914-)出生于美国中南部的俄克拉何马城,1936年毕业于洛杉矶加州大学,1943年他在布龙菲尔德和弗赖斯(Charles Fries)两位名家的指导下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作为美国当代首屈一指的翻译理论 人物,奈达还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他于80年代退休之前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长期担任翻译部执行秘书;主要从事 《圣经》翻译和译本修订的组织工作以及《圣经》译员的培训和理论指导。他精通多国文字,调查研究过一百多种语言,尤其是非洲及拉美地区的一些小语种。1968 年,他担任过一届美国语言学会主席。虽然他不以教书为职业,但他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翻译培训和讲学经历。除较长时期兼职在著名的美国暑期语言学讲习所讲授语言学和翻译课程外,他还在多所美国大学担任过客座讲师和教授,并经常应邀到 欧洲、拉美、非洲和亚洲各国作短期讲学,获得多个荣誉博士称号。美国圣经公会为了肯定他在翻译研究特别是在圣经翻译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于2001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该公会的学术研究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奈达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自1982年起他先后十余次应邀来华讲学,与我国许多学校和学界同仁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和交流。


奈达是一位多产的语言和翻译理论工作者。自1945年至2004年,他共发表过文章200多篇,著作(包括与人合作和编辑的著作)40多部。其中关于语言与翻译理论的著作20余部,还出版了一部论文集。集中代表他的研究成果的,有1964 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9年与泰伯 (Charles 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75 年出版的《语义的成分分析》(Analysis of Meaning) 和《语言结构与翻译:奈达文集》(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Essays by Eugene A. Nida, ed. by Anwar S. Dil)、1986 年与瓦德(de Warrd)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96年出版的《跨语交际的社会语言学视角》(TTi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以及2001年出版的《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


纵观奈达的翻译思想,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不同的主要发展阶段,即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中期的翻译科学说与翻译交际说阶段以及后来的社会符号学阶段。


语言学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及其整个学术活动的第一个主要阶段,时间从1943年他写出博士论文《英语句法概要》算起,到1959年在布劳尔编辑的论文 集《论翻译》(Brower,1959)中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为止。在这一阶段,奈达发表 了一系列研究英语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的著作和文章,试图通过对句法、词法和语言翻译问题的描写,阐明语言的结构性质。奈达早期受美国结构主义派布龙菲尔德和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的影响较大,在语言研究中重视语言素材的搜集和分析。他通 过到世界各地考察和接触各种不同语言的机会,收集到不少有关言语差异的实例。 但他不是把言语差异当作语言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当作相同本质的不同现 象来加以描写。奈达关于语言的这种见解,与乔姆斯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的概念相比,至少早提出五年。


奈达翻译思想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即翻译科学说与翻译交际说阶段,从1959《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一文的发表,到1969年《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前后共10年。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而不仅仅是在《圣经》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959年,《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作为头号文章刊载在布劳尔编辑的《翻译论》中。《翻译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最有影响的翻译文集之一,195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后, 1966年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再版,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其中有许多文章被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奉为经典。奈达的名声也因此从《圣经》翻译界扩大到了世俗作品的翻译研究领域。1964年,奈达的翻译研究达到高峰。这一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以下简称《探索》虽然许多人认为,《探索》中阐发的思想,在他1947年出版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一书中已见雏形,但就涉及的广度、深度和书中思想的成熟度而言,《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远远不能与《探索》相比。《探索》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 程碑。随后,奈达又于1969年与泰伯合写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是一部翻译教 材,它以《探索》阐述的观点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出理论,又 强调实践,在许多方面补充和发展了《探索》。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这个主要发展时期加以综述,可以归纳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的所谓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取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如果说翻译的原则和程序看上去带有某种规范性,那也只是因为在特定的翻译范围里,这些原则和程序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有用的。然而,“对不同语言里相应信息间的关系进行任何描写和分析,都必须是语言学的描写和分析”,因此也就是“科学”的描写和分析(Nida,1964:8)。奈达这种“翻译即科学”的观点,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曾有过较大反响。德国学者威尔斯甚至把蕴含这种观点的、1947年出版的奈达著作《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视为翻译科学派的起始点(Wilss, 1982:52)。但后来,奈达又基本上放弃了这个观点。至于奈达在这个问题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将在后面指出。



微信公众号

[1] [2] [3] [4]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