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的翻译理论和思想

发布时间: 2021-07-09 09:17:5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二)翻译交际说。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二次大战后,不仅广告家、政治家、商人十分重视语言的可懂性,而且学者、作家、编辑、出版家和翻译家也都认识到:任何信息倘若起不到交际作用,就毫无价值可言。因此,评判一篇翻译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它能否被接受者即时看懂,能否起到思想、信息、感情的交流作用。于是,在翻译研究领域里,诸如“交际翻译”、“功能翻译”以及与之相关的“同等反应论”、“同等效果论”、“同等作用论”、“同等力量论”等形形色色的名称与说法,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奈达所提的“翻译即交际”以及下面讨论到的他的“读者反应论”、“动态对等论”、“功能对等论”,也就成了西方翻译研究领域交际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


奈达“翻译即交际”一说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共性论。奈达和雅各布森一样,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具有同等的表达能力,能使说该语言的本族人表达思想,描述世界,进行社会交际。论点立足于一个“同”字,例如,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国家,语言中会出现不少科技词汇,而在生产力不太发达或很低的国家,语言中便可能缺乏科技词汇,但这并不等于说后者在表达能力上次于前者,而只能说明在不同的语言里,人们对于语言有不同的要求而已。缺乏科技词汇的语言,并不是因为该语言不能产生科技词汇,是因为说该语言的人没有或暂时没有使用科技词汇的要求。一旦有了这种要求,语言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词汇,或是“土生土长”的科技词汇,或是从外来语移植过来的“洋”词汇。总之,各种语言的表达效能是一致的。


奈达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使读者看了译文就能一目了然。这就是说,翻译的行文要流畅自然,读者无需源语文化背景知识就能看懂。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尽可能少地搬用生硬的外来语,尽可能多地使用属于接受语的表达法。例如,在苏丹的一种语言里,对“悔过自新”这一说法如采取直译,就会使人们感到茫然,而应译成当地熟用的“在某某人面前往地上吐痰”。又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白如雪”可能令人不解,而应说“白如霜”或“白如白鹭毛”等相应的惯用法。又如在古代的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的习惯是彼此“神圣地亲吻”,而到现在则应变成“非常热情 地握手”。


在某种意义上,翻译交际说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最大的特点之一。特别是在《翻译理论与实践》发表以后,奈达的翻译交际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包括东欧和苏联翻译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点从德国莱比锡学派的许多理论家如卡德、纽伯特以及苏联交际功能派的利沃夫斯卡娅等人的著述里即可看出。


(三)动态对等说。这是奈达翻译理论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说法。所谓动态对等的翻译,实际上就是翻译交际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Nida et al,1969: 1)。在这个定义中,有三点是关键:一是“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二是“切近”, 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三是“对等”,这是核心。 “自然”也好,“切近”也好,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应在寻求“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上下功夫。在这一方面,翻译必须达到四个标准:(1)达意;(2)传神;(3)措辞通顺自然;(4)读者反应相似。很明显,要达到这四个标准,内容与形式之间无疑会出现某些难于调和的矛盾,有时不是形式让位于内容,就是内容让位于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存内容,必须改变表现形式。内容是首要的,但同时又不能绝对化。应当看到的是,在任何语言信息中,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只管内容不顾形式,通常 反映不出原文的美感,使译文显得枯燥无味;只顾形式不管内容,则不能忠实地表 达原文的信息,使译文显得华而不实。译者不得机械地理解内容与形式统一、内容先于形式的原则,因为说到底,翻译(特别是译诗)是一种“再创造”,而不是“再生产按照奈达的定义,动态对等的翻译不等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要求,它要求接受语文本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 再现源文本旨意;而自由翻译或活译则没有此种要求,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


虽然奈达的翻译交际理论和动态对等之说一直到60年代、70年代才广为人知,但这些基本理念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即开始形成。事实上,自50年代他担任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执行秘书数年之后起,奈达即已开始用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来指 导《圣经》翻译的实际工作。当年出版的《圣经•现代英语译本》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译成的。该译本出版后,贏得了读者普遍赞誉。从50年代直至今时今日,特别是在美国圣经公会组织的翻译项目中,译者普遍遵循的一直是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因此,至少在《圣经》翻译领域,奈达的这个理论较好地显示出了它的实用价值。


(四)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翻译 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得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为衡 量标准。译文读者作出的反应如果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作的反应,那就可以 认为这部译作是成功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语言交际的动态特质,不仅要考 虑到语言词汇本身的意义和翻译,同时还要考虑到在语言交际中由于各种因素和 语言环境所产生的语用意义以及这种意义的翻译。动态地再现原文主要表现在对 以下因素的考虑:(1)语言交际的内容;(2)语言交际的参与者(包括作者与读者);(3)说话写作的过程;(4)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具体语言(如特定方言);(5)传递内容 的具体方式。这就是说,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 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