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9. 汉英语篇翻译的伦理性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或者多方都是平等的,都是各具自我内心世界和人格的个体,因此需要彼此尊重对方的背景和个性。于是,交际的伦理性便构成了以自然语言为交际媒介的部分基础。翻译伦理指涉翻译行为与翻译行为主体,是翻译规范与翻译行为事实的统一。语篇翻译的伦理性体现在语篇翻译行为和翻译主体的互动关系中。作为跨语言文化交际的语篇翻译实践者,译者和参与翻译过程的其他主体之间就存在这种伦理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一个语言文化系统内翻译规范的一部分。翻译是一种在具体交际语境下做决定的过程,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译者通过实践自己的意志,做出承担翻译伦理责任的、真正的选择的能力。只要有翻译行为发生,译者的任务就是协调翻译涉及的两种文化、两种语言、各翻译主体之间以及隐藏在它们之后的具有髙度历史性、社会性及实践性的不同伦理关系,让它们在分化、组合、变异中构筑新的关系网络,从而完成翻译的任务。译者、读者、作者、翻译发起人和委托人、客户等翻译主体在彼此的眼中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如果没有这种互动性,没有建立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就没有翻译责任,不会有彼此同情,不会有感激,也不会有指责,有的只会是无动于衷而已。
10. 汉英语篇翻译的和谐性
和谐是对立事体之间或者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体、不同要素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是世界的原则,世界上的事体的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他事体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因为,没有和谐就木可能存在。和谐也是翻译的原则。基于认知语言学(CL)的汉英语篇翻译模式强调翻译过程的体验认知基础和翻译主体之间、翻译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以及翻译和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体验互动基础上实践汉英语篇翻译,就能有效避免片面强调某一翻译要素而造成的冲突,避免忽视或者滥用翻译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倾向。和谐的汉英语篇翻译有助于实现和谐的汉英跨语言文化交际,并最终对“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总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