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理论、模式和翻译模式

发布时间: 2019-06-26 09:05:3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模式可分为理论模式和模拟模式,所有的理论模式都是尝试去描写,而非解释,理论可定义为,根据理性论证并通过证据支持来阐述的...



尽管模式理论本身构成了一个研究领域,然而如何对模式下一个全面的定义还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模式本身种类繁多,从图式化、图表化的模式到体现概念的模式,二是研究者们对模式的分类存在许多争议。尽管如此,关于模式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特点的。首先,不管什么模式,它总是某事体、某原型或者某事物本体的模型,因此模式不必具有物理现实性,模式是抽象的、心智的或者假设的实体;其次,模式关系并非是存在于两个实体之间的、客观的特定事实或者事态;第三,模式只能近似地表现其原型,不可能完全地再现原型的所有方面;第四,从模式和原型的关系 来看,一般认为,一个模式外在的各种侧面、特征才是相关的,而实际上出于必要性而建立的每一种模式也包含着一些尽管不一定是明确表现出来的但却是有意义的其他特征。一个有用的模式应真有以下特点:①忠实地表征它所“代表”的理论;②表征时必须揭示该理论所解释现象的显著特点,关注理论上至关 重要的那部分现象;③必须具备启发功能,使理论的解释易于把握, 也利于深入研究,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模式的基本定义特征和特点。


模式可分为理论模式和模拟模式。所有的理论模式都是尝试去描写,而非解释。理论可定义为,根据理性论证并通过证据支持来阐述的一般原则,该原则旨在揭示具体事实、事件或现象。一套理论是对某种现象的解释,是对所观察事物的内部系统和次序的感知,而一个理论模式则是对上述解释 的外在而非内在的表征,是理论的实现形式。理论模式或者概念性模式是一种基于假设的构建,它主要是从某一学 科领域理论化的知识推演出来,然后尝试性地应用到对一个全新或者较新领域的探索中。这就是说,首先在一个领域构建模式,然后用于对另一个领域的研究。它使用前一个领域的话语来讨论后一个领域。这样就使得概念性的模式具有启发性作用,因为研究者把一个模式当做探索的工具可能会获得对新事物的认知,这就像棱镜或者探照灯的作用,使研究者能够看清新的事物,或者为此提供一个 新的视角。相比而言,模拟模式主要用于表现在特定语境下某事体、某原型或者某事物本体的相关特征,主要是以图或表的形式表现的;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同一领域相关的理论观点。因此,二者也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一个模式也有可能 是兼类的。不管是理论模式还是模拟模式,模式都是可见的、有形的存在(公式、图表等),它或者主要“代表”体现在理论中的观念, 或者主要反映所体现事物和过程的特征。


—个翻译模式体现了一定的翻译理论原则,是对翻译过程所作的概括性、隐喻性描述,也是一套对翻译行为和活动具有一定规定性的操作程序。翻译理论模式是以一种理论假设为基础来制定的,而翻译模拟模式主要基于对翻译实践过程的考察与描述来制定。翻译领域的学者们已经建立了一些基于不同理论观点的翻译模型,如奈达和贝尔的翻译理论模式。奈达的翻译理论模式是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没有涉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汉英语篇翻译模式构建
  • 下一篇:《道德经》外译简要回顾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