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文学翻译过程模式

发布时间: 2017-06-18 11:48:0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姜秋霞文学翻译过程模式
姜秋霞(2005:35)根据认知和审美理论构建了文学翻译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审美过程模式。姜秋霞的模式是一种宏观模式,重点在于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传递。她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进行语言结构及各个成分意义的转换时,有一个建立在整体意义上 的艺术意向产生于对原文的理解,并作用于译文的再造。在翻译过 程中,译者通过审美与认知双重方式能动地接受原文,在大脑中形成 一个具有语言意义和艺术意向的整体图式,进而对此图式用译文语 言进行重新建构,最后形成译语的文本。
姜秋霞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审美过程模式如下:
 

然而,审美离不开译者阅读过程中的谞境建构,离不开译者的认 知语境和对各种语境因素的认知化。审美也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 审美的主体是译者,译者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审美也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以上文学翻译的三种简要模式从不同侧面对文学翻译过程进行 了描写,他们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1)注重对“对等”的描写,忽略了各种语境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的描写,似乎翻译只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的物理变化;
(2)模式呈单向性,没能显示翻译过程的反复性和复杂性;
(3)最重要的是,在对翻译过程中的规则或各层次分析进行细致展示的时候,导致了译者的“缺场”。
我们的文学翻译语境化过程模式将试图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表明翻译同时是转换过程、思维过程、审美过程以及操纵过程等。当 然,各种内部和外部元素的影响会自然导致诸“过程”的隐、显。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