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夏尔•巴特(Charles Batteux)的翻译理论简介

发布时间: 2021-04-19 09:04:5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法国18世纪在翻译理论研究上贡献最大的是夏尔•巴特,他是法国皇家学院的哲学教授,是18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富影响的文学理...



法国18世纪在翻译理论研究上贡献最大的是夏尔•巴特(Charles Batteux,1713-1780)。他是法国皇家学院的哲学教授,是18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和翻译理论人物之一。他编辑出版过多种翻译丛书,译过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许多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撰写过《论文学原则》(Principes de littérature )和《纯文学教程》(Cours de belles-lettres)等作品,其中《纯文学教程》于1750年出版后不到10年即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论文学原则》一书更是翻译领域里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巴特在书中阐述了他对于翻译问题的种种思想和看法,他的观点新颖,论述精当,从而使该书成为西方18世纪翻译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论文学原则》共分六个部分,探讨翻译问题的是第五部分。巴特的理论明显带有哲学家、语言学家论文学和翻译的特点。或者说,巴特主要是从一般语言技巧,而不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探讨翻译原则的。例如,他论述的重点之一是翻译中语序的处理问题。他认为语言中普遍存在一种自然的语序,而“自然的语序”取决于“人的特性”;语言的普遍因素不是语法,而是语序,语法结构为句子次序所支配。因此,如果出现矛盾,语法结构应让位于句子次序。就翻译中语序等问题的处理,他提出如下12 项规则:


(一)原作所说之事不论是事实还是推理,我们对它们的先后次序都不得改变,因为事物排序取决于人的共性,不取决于不同民族的个性,这个次序在所有语言中是相同的。

(二)对原文思想的先后次序,我们也应予以保留。原作者为什么要用某一种表达方式,而不用另一种方式,其中一定自有其道理,因此译者不可轻易破坏。

(三)原文句子不论有多长,在译文中都应保持其完整,因为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思想,在句子里的不同成分彼此关联,它们的相互关联构成一种和谐。如果把句中短语打乱,或把它们拆分开来,我们也许可以得到原文的思想,但却得不到原文思想的彼此连贯。

(四)原文中的所有连词都应予以保留。可以说,是这些连词才把句子成分结合成整体。译者不得改变它们的意思,也不可改变它们的位置,只有在可能影响理解或有碍梳理句中短语关系时才对连词作删除处理。 

(五)所有副词都应置于动词旁边,或前或后,视句子和谐和语句气势而定。

(六)对称的句子应当译成对称的句子。表达形式的对称可以表现为声音的对称、音节数量的对称、词语界限或长度的对称、句子成分排列方式的对称等等,保持原文所表现的那种对称,这是译文必须努力做到的。

(七)对于色彩斑斓的思想,在译文中应当使用尽可能相同的篇幅来加以表达,以便保持相同的亮丽。如果篇幅缩短了,译文有可能难于理解,而如果加长了,则有可能削弱译文的光泽。

(八)对于用以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段和言语形式,我们必须在译文里予以保留,因为思想在所有人的大脑里是同样的:思想能够把同样的排序、同样的布局、同样的姿态带到任何地方。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对疑问、对偶等方式加以翻译。至于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达形式,如比喻、重复、名词或动词的抑扬顿挫,必须注意到不同语言会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对等的形式来加以表达。如果原文中的比喻用法不能移译,或无法用对等词来代替,那么我们就必须转而采用自然的表达形式,把原文比喻转换成意义相近的其他形式,以使翻译过来的语句在整体上不会丧失原文所具有的风姿。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