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弗兰茨•卡夫卡作品的译介

发布时间: 2020-10-27 09:11:1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1. 黄书敬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再版,收入“新潮文库”。

2. 李魁贤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年收入“桂冠世界文学名著”。

3. 王滨滨、米尚志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初版,1999年再版收入“世界 文学名著宝库•卡夫卡文集”。

4. 钱满素、袁华清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_年,收人“世界文学文库”。

5. 冯亚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收人“译林世界文学名著”。

6. 王印宝、张小川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7. 腾奇译,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年,收入“世界文学名著系列丛书”。

8. 谢建文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


《美国》(又译《生死未明》或《生死不明的人》),是卡夫卡三部著名长篇小说中撰写的最早的一部,但与其他两部一样,都未完稿。本书描写了ー个青年卡尔•罗斯曼只身流浪美国的经历,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无奇不有的罪恶。作者没有到过美国,作品反映的是他虚构的带有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该小说是卡夫卡三部代表作中中译本最少的作品。最早的中译本是 由夏长乐选译小说的部分,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1982年第4期,同期还刊登了洪天富的文论《简论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其他中译本有:

1. 阳天、艾瑜译,桂林:滴江出版社,1991年5月,收入“外国文学名著”,同时该社出版另一版本书名为《生死不明的人》。

2. 米尚志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收入“卡夫卡文集”。

3. 米尚志、叶廷芳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收入“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卡夫卡文集”。

4. 王印宝、张小川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以上是卡夫卡三部长篇小说的中文译介情况。不过他的短篇小说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也在文坛独树ー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变形记》。它描写了ー个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ー只甲虫,因而失去职业,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掲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国内真正的卡夫卡研究也是从该篇的中文翻译开始的,即《世界文学》杂志1979年第1期刊登的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国内还出版了ー些以《变形记》命名的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以下是以《变形记》命名的短篇小说选:

1. 金溟若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再版(书名译为《蜕变》)。

2. 李文俊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年。

3. 韩耀成、李文俊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0年再版,收入“外国文学名著精品”。

4. 李文俊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收入“名著图典丛书”。

5. 李文俊等译,高中夫编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收入“世界文学文 库”,本书收录了《一次斗争的描迷》、《公路上的孩子们》、《树》、《衣服》、《过路人》、 《倚窗眺望》、《归途》等短篇小说。

6. 叶廷芳、赵登荣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收入“经典印象”,本书包括《司炉》、《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万里长城建造时》、《一条狗的研究》、《爱的险境》等18篇短篇小说。


众所周知,卡夫卡的智慧常常在非小说的体裁中闪光。最早出现的翻译卡夫卡非小说体裁的作品是《世界文学》1981年第2期发表的张荣昌翻译的《书简•散文•随笔•日记——致父亲(书信)》一文。这篇文章既是书信体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作者思想生活和创作的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1期发表了董祖棋翻译的短篇小说《猎人格拉库司》。《世界文学》1989年第6期发表了叶廷芳和黎奇翻译的《散文•政论•书简——致密伦娜书简》以及陈敬容翻译的诗歌《这里那里的》。这是80年代的出现在译文杂志上有限的几篇不同体裁的短篇,而几位翻译者 如今都是德语翻译界赫赫有名的大家。由于卡夫卡的短篇小说、散文、书信、日记等也展示了他对社会、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享有很髙的文学地位,譬如反映他的爱情生活的《致费利丝情书》和《致密伦娜情书》,它们已成为现代散文艺术经典,以及探究艺术本质、艺术家心灵秘密的绝佳文本;因此除了一些卡夫卡小说的中文单行本,他的其他所有作品也几乎都被译介到中国。


总之,中国的卡夫卡作品的译介应是从60年代出现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真正开始的。虽然中国翻译界翻译卡夫卡的作品较晚,但在改革开放后国内掀起了翻译卡夫卡作品热,90年代达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有70位左右的德语翻译工作者参 与到翻译卡夫卡作品中来。在短短的20年多年时间里,我国已出版卡夫卡的中文译著和文集约百本,其中包括部分作品的再版。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里尔克作品的译介情况
  • 下一篇:施尼茨勒作品译介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