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当1954年契诃夫逝世50周年时,我国曾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号召,在北京、上 海、广州、武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都举行了纪念活动,出版他的作品,上演他的《万尼亚舅舅》和独幕剧,放映根据他的作品摄制的影片如《挂在脖子上的安娜》等。就在 这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印了丽尼译的《海鸥》、《伊凡诺夫》和《万尼亚f舅》,满涛 译的《櫻桃因》,曹靖华译的《三姊妹》和《契诃夫独幕剧集》,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焦 菊隐泽的《契诃夫戏剧集》,其中重译了他的5个多幕剧,并附印了苏联舞台演出契诃 夫的剧照多幅。为了纪念契诃夫逝世50周年,剧本月刊社编印了《纪念契诃夫专 刊》;纪念契诃夫逝世50周年筹备委员会还编印了《纪念契诃夫画冊》。1955年,中国 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汝龙译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共收了 21篇小说;1958年,人民文 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汝龙译的《契诃夫小说选》,上下两册,共收了 30个短篇,它们都受 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改革开放后契诃夫的作品也大量出版,但基本是再版一些老译本,汝龙27卷在 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被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安徽文艺出版社在1996年也再版了 汝龙的这套集子。
此外80年代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张宗慎翻译的《契诃夫的戏剧创作》(叶尔米洛夫著,1985),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贾植芳翻译的《契诃夫手记》(1983),90年代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朱逸森翻译的《契诃夫怎样创作》(帕佩尔内著,1991)。
关于契诃夫的传记,国内翻译出版的有柴霍甫•米哈的《柴霍甫评传》(陆立之译,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弗里采的《柴霍甫评传》(毛秋萍译,开明书店,1934),高 尔基的《回忆契诃夫》(巴金译,平明出版社,1950),叶尔米洛夫的《契诃夫》(陈冰夷译,人民文学出版,1950),B •叶尔米洛夫的《契诃夫》(张守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