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正是由于英汉语习语之间的不同,翻译习语的时候,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习语翻译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同义习语借用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
(1) 同义习语借用法
同义习语借用法又称习语套用法,是指当某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含义和表现形式方面一致或基本一致时,翻译时可以用相应的习语来代替。同义习语借用法是习语翻译中最理想的方法,因为以习语译习语既可以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又使译文易于为读者接受。比如,Things done cannot be undone若直译成“做过的事情收不回来了”虽然也能表明原文的意思,但语言趋于平淡。译成“木已成舟”或者“生米煮成熟饭”,则不但含义一目了然,还很好地体现了谚语语巨简练的语巨风格。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译为“晴天要防雨天”,不如译为“未雨绸缪”更为形象、简练。You can no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译为“一块蛋糕你不能又吃又拿”就不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更为自然、地道。再如下例:
例1. 她认为离开了办公大楼,离开了政工部门,就是离开了政治,就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了,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上句中的习语“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是汉语文化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形容境况愈下,越来越糟。若将其直译成“to jump out of the pickles vat into radish cellar”,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 语读者就会感到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极易为英语读者所接受的习惯说法“to jump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就更为自然贴切些。
例2: 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成?”
译文:“It makes no odds” ,said Faithful . “You can take an ox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在英译文中,译者灵活地套用了英谚“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这种变通保持了汉语谚语的表达力,成功地取得了对等。
类似这样的对应表达方式,在英语和汉语的成道、谚语里还有很多。例如:
as thin as rake骨瘦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