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如今他把所同情的范围局限于几千个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只是英国社会华而不实的外表,社会的底层则 是千百万劳苦大众,可是他已对他们无动于衷了。
文学语言的感染力就在于沟通感情。而这种感染力往往是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来实现的。因此,搞文学翻译光凭外语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修辞素养,才能较好地完成翻译的理解阶段。
表达阶段是运用的语再现原著的思想内容的过程。表达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对原著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的语的修辞修养,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言语规律是千差万别的。汉语修辞现象,按照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一书的归纳,有两大分野: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前者要求"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 匀,安排稳密";后者强调语言的形象化,即词格的运用。按照这种分类,英语似乎偏重于"消极修辞" 的研究,例如坦纳的《作文与修辞》和班德的《美国英语修辞》,几乎通篇都是讨论"消极 修辞"。在一些修辞原则上,英汉两种语言虽有相同的提法,但具 体要求则不同。例如句子的连贯性(coherence),虽然两者都有所强调, 但侧重点是不同的。 欧文《见闻录》 中有这样两句话:
The church was surrounded by yew trees which seemed almost coeval with itself. Its tall Gothic spire shot up lightly from among them with rooks and crows generally wheeling about it.
在这里,英语的连贯是靠代词的照应,换句话说,靠语法结构的严密。如果我们按英语的修辞要求,两句话的译文就会是:
这教堂的四周被和它一样古老的紫杉包围着。它的 高高的哥特式塔尖矗立在它们中间,时有乌鸦飞翔在它的周围。
这样的汉语句子显然有些累赘,因为汉语修辞重语气之连贯,贵 文辞之简约。因此,英语强调代词的照应的修辞观点,在汉语表达中应当舍弃。如按汉语的修辞原则,更流畅的译文应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