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第二、倾向性传神问题
有些词带有一定的褒贬舍义,另外一些词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也表现出褒贬作用或是在其他方面有所倾向的态度,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必须照样传达,既不可改变原来的倾向性,也不可加进原来没有的倾向性。
(例3.) The presence and activity of the (Pearce) Commission...have destroyed the myth of the Africana as docile objects of paternalistic rule.
Myth本身并无褒贬含义,只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带上不同的感情成分。这种字里行间的感情傾向,译文中最好也靠字里行间传达,无需动用汉语词汇中感情色彩更强烈的成分。译者把这词译为“骗人的鬼话”,就大大加码,添上了原文所没有的攻击意味。实际上,发言的意大利代表对于这种种族主义谬论也并非深恶痈绝,不过是轻描淡写,说句风凉话,顺便倒是给英国的皮尔斯委员会捧了棒场。用符合本意的“神话”正合适。
(例4.) (As it turned out, the black Rhodesian population), unsophisticated as we are led to believe they are,(showed a greater awareness of the ephemeral nature of the proposals).
(原译)……尽管我们认为是纯朴的,...…
(改译)…...尽管有人要使我们相信他们头脑简单,……
Unsophisticated本身无所谓褒贬,但与 as we are led to believe they are联系起来,这个词就带上了一点贬意。可是“纯朴的” 却完全是褒意了,这跟we are led to believe发生了明显的矛盾。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译者把那几个字略去未译。但这样一来, 就不仅把原文的感情倾向弄反了,而且把原文暗指殖民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诬蔑头脑简单的意思也抛掉了。
第三、原文不完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