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介绍伊恩•F.芬雷的译论——兼评所谓“翻译超越论”

发布时间: 2017-07-07 09:12:51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作为批驳“翻译超越论”的引子,芬雷说,翻译是什么,翻译有什么原则,这是我们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伊恩•F.芬雷(Ian F. Finlay) 1971年在伦敦出版了一本谈翻译的书,书名是《翻译》 (Translating ),由三章组成,第一章论“翻译、翻译的性质与标准”(Translating,its Nature and Criteria),第二章论“过去的翻译”(Translating in the Past),第二章论“20世纪作为一种职业的翻译”(Translating as a Profession in the 20th Century)。现仅将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予以简介,作为批驳“翻译超越论”的引子。芬雷说,翻译是什么,翻译有什么原则,这是我们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翻译可以这样界定:它是一种文本用不同于原作的另一种语言的表述。翻译的需要产牛于一个人想知道他不懂的文献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原作的语言文字对他的理解形成了一种障碍,于是就要求译者来帮助克服障碍,渡过难关。

关于评判翻译优劣的标准,会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但在译者中对好的译文已有了一些十分明确的看法。通常,一致公认,任何名副其实的翻评,均须再现原文完整的意义,既不减少,也不增加。如果有所增减,那它便不再是翻评,就滑入了摘要、概略、改编、改写、提纲或整编的范畴。“意义” (sense)这个词既包含“固有的意思” (innate meaning),也包含这个意思表达的充分明白这一事实。因此,“意义”就是“明白易懂的意思”(intelligible meaning)理想的做法是,翻译应当这样传达原文的意义:读者觉察小到他是在读翻译。这样,引述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的一种说法的意思就是,译者的艺术正是要隐藏翻译的过程或翻译的艺术。原作文本的一切痕迹可以说都应当消失。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种创作。

为广达到上述境界,作者指出译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 他必须具备原语的知识,耍能够在语言这个层面充分理解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要充分了解原作文本所论述的主题。第三,为了使读者不觉得是在读翻译,读者还必须在译入语的表达上具备真正的熟练技巧和运用自如;能够用新的语言手段来充分表达原文的思想。第四,译者除掉对于译出语具有完善而现代化的知识、对原作文本的主题充分了解、对译入语的等值术语熟悉并掌握其表达的熟练技巧外,还必须对译出译入两种语言的不同文体、语气、细微差别和语域具备鉴赏的能力。用不着说,这后一种能力在文学翻译中比在科技翻译中更为重要。
上述四条是据以评判翻译优劣的主要标淮。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译入语对一个熟悉原文主题的本族语者留下的印象理应和原文对其本族语者所留下的印象相同。换句话说,就是一篇从法文译过来的论白血病的文章,一位英国医生读译文应该像他的法国同行读原文一样,得到同样完全正确而且可以信服的印象。 这样,我们便可看出译者和作者就开始出现在同一水平上,唯一的区别是译者所加工的材料是以一种外语形式提供给他的,可以说是他用译入语把它重新予以创造。把同一文本的拙劣的翻译和优 秀的翻译比较一下便马上发现翻译决非一种纯粹的手艺。

为了使翻译读起来像原文创作,那就最好由某个人把原文译成自己的母语,或者说“常用的语言”。这种做法虽非在一切情况下绝对必要,但十分可取。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