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4) bitter pill to swallow → 难以下咽的苦药,I
(5) burn the midnight oil →
(a) 挑灯夜战,I
(b) 加班熬夜干某事,IV
(6) by /through the back door → 走后门,I
(7) cast a shadow over sth. →
(a) 投下阴影,I
(b) 萌生疑窦,IV
(8) cast one's net wider →
(a) 把网撒大一点,I
(b) 考虑(更)周全一点,IV
(9) change of heart →
(a) 变心,I
(b) 改变主意,II
(10) change one's tune →
(a)变调,I
(b)改变说法,II
以上10条隐喻是今天美语口语中最常用的。从翻译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策要点;
第一、10例中无一例属于“零对应”,可见没有不可以翻译的隐喩;只要有意义在,就可以翻译:“你”表述的方式多种多样,“我” 解释的对策也多种多样;“你”表述到哪一步为止,“我”就解释到哪 一步为止,甚至还可以多解释一点,直到对方听懂、读憧,因为此时此刻,“权力”在“我”;
第二、在隐喻翻译中,首先应该考虑基本对应,包括(1)可以将 SL隐喩译成TL概念对应的隐喻;(2)可以在TL中找到与SL隐喻相似的TL隐喻,如上例中的“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加 油”;(3)可以将喻隐比喻明喻化,用“像……似的(地)”等等。在以上译例中,86%属于“基本对应”及“关联对应”。总之是“以喻译喻”即I及II译例中的功能对应比例也很大,占58%,符合译意 (义)的基本功能观;
第三、由于“物理世界”及人对这个“物理世界”感知经验的基本同一性,汉语成语中的隐喻意涵隽永,外语中很多使用频率高、生动活泼、涵义深刻的隐喻都不应一律弃之不顾,而应尽力将它们按基本对应式、关联对应式或类属对应式译过来(外译中)或译过去(中译外),使翻译作为丰富语言文化桥梁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上10例中很多翻译的立意也在于此。“去隐喻"而诉诸功能对应究竞不是我 们的第一选挥,除非在口译中,即时解释不容延宕,不容迟疑,否则,“去隐喻”难免使翻译语言逊色。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文化问题时还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