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相当大,特别在词语的搭配上情况更是如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两种语言在这些方 面的差异就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译者要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将英语的词意,包括英语中的ー些特有搭配所包涵的意思,在汉译时获得充分并且是恰到好处的体现。这就是本文所谓的“完善词(句) 意”操作的含义。
英语表达的ー个特点是,搭配比较灵活多样。有时ー个表达可同时“统辖”几个词。这神情况往往会给汉译带来问题。请看下面一句英语:
(1) Languishing in port,the (former Soviet Pacific) fleet is suffering breakdowns of equipment,readiness and morale.
句中的“suffering breakdowns of equipment, readiness and morale”就英语行文而言,是很g然的.但“breakdowns”与后面的 三个词equipment;, readiness,morale的搭配的汉译就显得麻烦了。“breakdown”是"损坏”或“故障”之意,与equipment搭配可译成 “装备破损”。但breakdowns of readiness,morale若照般翻译成“战备状态有故障”,“士气受到损坏”,这在汉语里是不太好接受的。因此译者有必要来完善这个breakdown与readiness和morale的搭配所产生的词意汉译。经斟酌,全句可译成:
(前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口,显得毫无生气。舰队的装备逐渐破损,士气不振,达不到临战要求。
有时英译汉时的“完善词(句)意”是需要译者根据原文特定的上下文,在汉译句中适当增加ー个词甚至是一句话,以使译出的句子在逻辑上更符合原文的精神。请看下面一句;
(2)Britons will have the chance in the next few months to try out an emerging technology that could put mobile telephones within the reach of even modest domestic budgets.
这句英语按其行文结构翻译并不太难,一般人大约都会这样处理:
A. 英国人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可能搞成ー种新兴的技术,这种技术能使中等收入的家庭也能用得起移动电话。
虽然这个翻译也不算错,但从整句的内在意思出发加以考虑, 似乎也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一项技术本身并不能使中等收人的家庭用得起电话,只有将这种技术投人使用之后才会产生这样的 结果,因此这句句子的汉译最好应照顾到这样ー层逻辑关系,増加 一点文字,作为内在逻辑联系的桥梁,从而使整句译文的句意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