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关于翻译批评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3-02-02 09:23:0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倡导“权力和权威转移”的当代各派文艺批评先驱的以下见解是不可忽视的;反旧权力和旧权威的文艺作品的“读者预期”历数十年而魅力不减(如James Joyce的Ulysses,一反旧文本的一切特色),可见对文本的因袭之见必须彻底破除(范例是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以消解结构为手段以便在结构的废墟上重拾意义)。另外,旧权力和权威的消除、转移可以有利于各种学科之间的广泛借鉴;例如斯特劳森可以用结构主义来分析人类学,破除了传统人类学的权威。翻译批评可以引以为鉴的是:既然许多文学作品采取各种理论模式来进行创作,那么批评这些作品就不能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当代文学批评崇尚所谓“非整体化”、“非中心化”的积极面也在这里:批评家不要试图借助于某种“主义”来剖析作品,而应该采取“一对”、“以某一对某一”的“各个击破”的分散策略来分析作品的“思维碎片”、“创意片断”,不必幻想建立虚无的翻译批评“大厦”或“丰碑”。就此而论,钱钟书有一段论述可供我们的翻译批评界参考:


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塌垮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的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


这中间含蕴的哲理是: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结构正在发生量变,人所从事的科技和社会建设事业正在发生量变,人所赖以付诸行动的思想和思维运作机制正在发生量变。旧事物的消融就意味着新事物的胎动。种种变革将深刻地检视二十世纪的历程:二十一世纪将由此应运而生!


让我们高屋建瓴,以顺应时代不断变化的“高视角”来看人类世界,看人类多元文化的发展远景,看我们的翻译事业,看翻译批评具有无限生机的发展前程!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