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赫尔曼•海塞作品的译介

发布时间: 2021-03-24 09:09:49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4.《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杨武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1998年再版。

1930年问世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ー书以两个截然相反、又渐渐相互接近的 人物形象来探索海塞所向往的和谐的理想世界,作品结束了作者苦恼的内心自我追寻 的中年时期,而幵始了致カ于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创作。

5.《海塞小说散文选》,张佩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986年出版,1992年8 月重印,1999年再版。本书译介了作者的四部长篇小说:《荒原之狼》、《彼得•卡门青 持》、《席特哈尔塔》、《德米安》。

《德米安》描写ー个青年人由于反对战争被认为叛国,身心均感不胜负荷,产生了心灵分裂的苦恼。这是一部以印象手法和象征手法写的心理小说,没有故事情节只有 象征性的叙述和描写。小说主人公辛克莱尔是ー个尼采崇拜者,而且他据此对社会上 一切东西的价值做出重新评价。海塞本人在发表这篇小说的同时曾发表一篇名为 《论查拉图斯特拉的归来》的文章,认为尼采是“德意志精神、德意志勇气和德意志男 子气概的最后一位孤独的代表”。

《德米安》问世后受到青年人的欢迎,其热烈程度不亚于德国对歌德的《少年维特 之烦恼》的欢迎。

《荒原之狼》和《德米安》一样着重于象征手法,缺乏现实的描绘和连续的故事情 节。海塞在1941年为《荒原之狼》(瑞士版)写的后记中有一段说明写作目的的话,他 说我当然不能够也不愿意指承读者如何理解这部小说。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 需要和意愿去做。不过我当然很乐意告诉大家《荒原之狼》的故事虽然展示了社会的病态和危机,不过作者的意图并不是导向死亡,并不是导向衰落,恰恰相反,而是要加以治疗。”

6.《玻璃球游戏》,张佩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列入“现当代世界文 学丛书”。张佩芬还译有《海塞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列入“外国名家散文丛书”第五辑。

7.《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窦维仪译,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内收赫尔曼•海塞的散文,将散文、诗歌熔于ー炉,形式新颖,内容精致,并配有作者自画的写生画)。

《朝圣者之歌:海塞诗歌散文集》,谢莹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出版;列入“世界文化名人文库精选系列”。

8. 《海塞抒情诗选》,钱春绮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摆脱孤独》(海塞小说两篇),胡其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海塞童话选》,杨志军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列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梦系青春》(青年辛克莱寻找“夏娃”的故事),王卫新译,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9年12月出版,列入“中德文化交流丛书”(本书原名:《德米安》)。

9.《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斯人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列入 “思想文库,文学与思想丛书”,第一辑)。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