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诗作的译介

发布时间: 2021-03-23 09:19:49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Mistral, G 1889—1957)是智利杰出的女诗人,拉丁美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



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Mistral, G 1889—1957)是智利杰出的女诗人,拉丁美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她一生主要发表了四部诗集:《绝望》、《柔情》、《塔拉》和《葡萄压榨机》。其前期作品大多写个人爱情的悲剧,情调感伤,有泛神论观点;后期诗作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为犹太民族的命运悲叹。她于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斯特拉尔尽管于40年代就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作品直到80年代才译介到中国。她的诗篇较早见诸我国报刊的是1981年《外国文艺》第二期刊登的《米斯特拉尔诗辑》、《死的十四行诗》、《痴》、《三棵树》、《孤独的婴儿》,由王永年、赵振江等人翻译,还有《人民日报》1981年8月23日刊登的罗琬华译的《芦苇为什么是空的》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她的《死的十四行诗》,这是描述她青年任教时期曾与1个铁路职员相识相爱,不幸的是小伙子最终疏远了山村女教师,这深深地刺痛了她那年幼而又冷寂的心;可就在这时遭受心灵忏悔的青年为了体面而开枪自杀,这一事件使作者痛苦、怨恨、怀念、内疚整整长达十年之久。正是这种复杂悔恨的心境成为其《绝望》的灵感之源,这时她的激情像山洪一样汹涌澎湃,汇成了三首使她成名的诗作《死的十四行诗》、《痴》、《三棵树》。为了使读者了解其风格,现摘录这首诗的最后一节,以飨读者:如果你走了并死在远方,/要在地下等我十年,/把手捧得像瓢儿一样,/好让我的泪水流在里面。


之后,《世界文学》于1982年第5期刊登了雷怡译的《米斯特拉尔诗歌散文小辑》;1983年《外国文学季刊》第1期刊登赵振江等人译的《米斯特拉尔诗八首》,同时散载于其他报刊的还有其他译者译的若干诗篇;198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光孚选编的《拉丁美洲抒情诗选》,收录了赵振江和陈光孚译的米斯特拉尔的13首诗,即《大树之歌》、《土地》、《秋》、《细雨霏霏》、《为桃树剪枝》、《乌拉圭麦穗》、《孤独的婴儿》、《圣栎树》、《相逢》、《痴情》、《死的十四行诗》、《陶杯》、《云之歌》;198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赵振江编的《拉丁美洲历代名家诗选》,收入米斯特拉尔的《天意》、《死的十四行诗》、《痴情》、《孤独的婴儿》、《大树的赞歌》、《热带的太阳》和《工人的手》等七首。


米斯特拉尔的散文在我国也有一定的介绍。1983年,《外国文艺》第4期刊登姜浩银译的《校园散文》(《为什么芦苇是空的》、《玫瑰花根》、《蓟》、《小水塘》);1990 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方仁编的《拉丁美洲散文选》一书中收有段若川译的五篇散文,即《墨西哥素描》(《巨人柱》、《龙舌兰》、《椰树》)、《母亲之歌》(《柔情》、《永恒的痛苦》、《大地的形象》)、《致墨西哥妇女》、《歌声》和《墨西哥印第安妇女的身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拉丁美洲散文选《我历尽沧桑》也收有她的 《母亲之歌》多篇和《致莫利纳的4封信》。这些是一束束别具一格的小花,它们以其 独特的情趣和韵味装点了文坛。


迄今我国已出版米斯特拉尔作品专集有两本:一本是王永年译的诗人的诗歌散文集《露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另一本是赵振江、陈孟等译的诗集《柔情》,由漓江出版社1986年6月列入“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出版,《柔情》一书分为《绝望》、 《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压榨机》四集,所收诗篇均译自诗人的这四本诗集,其中有《绝望》的33首、《柔情》的39首、《有刺的树》的12首、《葡萄压榨机》的6首。由于这是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之一种,所以书末附录了亚尔玛•古尔伯格的《授奖辞》和米斯特拉尔的《受奖辞》,两文均由王瑾翻译。该专集可以说是较全面地译介了米斯特拉尔的作品。


可能由于许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被那些惊天泣地的爱情诗所打动,初版书很快售尽,重印了 2万4千多册又很快售罄。于是出版社又与赵振江商量再出一个扩充内容的新版本。1992年漓江出版社又出版了扩版后的《柔情》,字数为30万。该版除了扩充诗歌部分以外,还收入了米氏优美的散文以及米氏部分的《爱情书简》(由段若川译),连同前两次印刷,印数近5万册,同样销售一空。米斯特拉尔是拉美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获得此殊荣的5位拉美人中唯一的女性,位品德髙尚、魅力永久的诗人。


由于米斯特拉尔在拉美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对之比较重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中册)中朱景冬写有《米斯特拉尔》,评述了诗人的经历和重要作品。漓江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外国名作家大词典》中也收有评介米斯特拉尔的条目。1989年12月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的奇葩》中赵振江写的《米斯特拉尔和她的抒情诗》一文比较详尽地介绍和论述了米斯特拉尔的生平和诗作,并以诗为例探讨了她的诗歌特色,作者概括说:米斯特拉尔的抒情诗“不是以语言的典雅使人爱不释手,更不以韵律的精巧令人拍案叫绝, 而是以它那火一般的爱的激情感染着读者,吸引着读者,呼唤着读者”。此外,198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拉丁美洲当代文学论评》一书收有赵振江译的智利批评家莫里纳•胡里奥•萨维德拉写的《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生平和创作》有关她的长篇文论,此文在介绍了诗人的生平后,以具体的诗篇为例详尽地分析和评述了她的主要诗集《绝望》和《塔拉》的艺术特色。1996年,段若川撰写了《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传记大系》之一《米斯特拉尔——高山的女儿》,长春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