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30年代陀氏作品译成中文问世的还有平化合作社(出版地不详)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死人之屋》(1931),由刘尊棋据英文转译。同年8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刘曼译的同名小说;1947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耿济之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一8章,1931),由李霁野据英译本转译。该译本被列为万有文库(汉译世界名著)第1集,1934年11月商务印书馆又将其分为上下册再版。 1943年10月至1944年4月桂林文光书店出版了荃麟据英译本转译的同一小说,分上下册,到1946年5月上海文光书店又合订成ー册出版;上海湖风书局出版长篇小说 《地下室手记》(1931),由洪灵菲翻译;1948年上海文光书店出版了王维镐的译本,分上下部,上部题《地下室》,下部题《关于落着的雪雨》。
此外还有何道生翻译的中篇小说《淑女》,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6月出版,1947 年又由上海文光书店出版王维镐的译本;洪灵菲译的长篇小说《睹徒》,上海湖风书局 1933年3月出版;绮纹译的短篇小说《小英雄》,上海亚东图书馆1934年11月出版, 及中篇小说《野非耶夫》,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出版。
40年代出版的有三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兄弟们》、《白痴》、《少年》。《卡拉马佐兄弟们》由郑振铎和耿济之翻译,郑先据英文转译,再由耿据俄文原文校订,郑振铎只译出前两章,便因故搁置了。后来整个翻译工作由耿一人承担,1940年交稿,次年11 月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名叫《兄弟们》(上册,只有原著4部中的1、2部)。上海沦陷后耿济之隐沪上,怀着郁愤之情译完《兄弟们》的下半部,后交晨光出版公司,以《卡拉马佐兄弟们》之名,于1947年正式出版。令人扼腕不已的是,耿济之先生未见到呕心 沥血的这ー译作的问世,却于5个月之前在沈阳患脑溢血病逝。《白痴》(上下册)由高滔、宜闲翻译,桂林文光书店1944年9月出版,1946年和1似7年上海开明书店两次 出版耿济之的译本(上下册)。1948年5月上海文光书店再版这2册译本。《少年》 (上下册)也由耿济之翻译,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4月出版。另有中篇小说《白夜》和 短篇小说《醉》问世。前者译者为叔夜,重庆群益出版社1945年4月出版,后者译者为李葳,据英译本《俄国短篇小说选》译出,上海文光书店1947年4月出版。
1949年以后,没有译成中文的陀氏作品基本上都先后有了中译本,而过去已有的译本作品又出现了新的译本,《賭徒》又出现了韩侍桁的新译本(上海文光书店,1951) 和满涛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白痴》又有荣如德的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冬天记的夏天的印象》有两种新译本,一是满涛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ニ是刘孟泽与李晓浓合译的(上海三联书店,1990);《穷人》则有文颖的重译本(作家出版社,1956),《罪与罚》则有岳麟的新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白夜》另有4 种译本:1981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王庚年译本,198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桅译本,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成时和郭奇格的合译本,和198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侯甫新译本。陀氏还有ー些作品,有的初译,有的重译。如《二重人格》(种觉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注朵奇卡•涅茨瓦诺娃》(陈林与沈序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伪君子及崇拜者》(臧仲伦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8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南江重译的《被欺凌与侮辱的》(1980)、《群魔》(1983,1993)和《白 痴》(1989),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陀氏作品集《中短篇小说》(1983)。
90年代出版的小说有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故事总集》(1996, 世界文学名家名作故事总集共12本);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译《卡拉马佐夫兄弟》,译者是执教于华东师大外语系的俄苏文学专家徐振亚和冯增义,他们是应出版社之坚邀,慨然应允重译的。上半部由徐振亚译,下半部由冯增义译,两位学者精研覃思,孜孜数载,再现出陀氏笔下那种“四面围攻,八方交响”的叙事风采,可喜可贺。关于研究陀氏的译作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1992,谢列兹涅夫著,徐昌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 (1999,赫尔曼•黑塞等著,斯人译),该书集中了欧美作家、批判家对陀氏及其作品的 研究文论。
研究陀氏的专著有1986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论稿》, 刘翘著,该书分析了不同时期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创作及其艺术性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