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世说新语》外译简介

发布时间: 2019-07-28 09:31:01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长久以来,西方没有一部《世说新语》的译本到本世纪70年代才出现两种译本,即1974年在巴黎出版的Bruno Belpaire的法文本《世说新语》和1974年美国出版的汉学家、明尼苏达大学东亚系教授马瑞志(Richard B. Matter)的英文本《世说新语》(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英文本《世说新语》长达726页。译者化了18年辛勤劳动方始成书。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又分自序,引论和附志三项,其中主要部分是长达18页的引论( 附录包括传略、释名、缩写、书目和索引5种。作者在《附志》中说:“《世说新语》中并没有什么神秘到叫外国人难以埋解的东西。记载在这本书里的轶闻逸事、会话言谈乃至人物性格大部分只是要稍加替换就可能在任何社会发生的。因此,我在复述 时尽可能做到接近原来的形式,尽管这将导致对于英语惯用的某种‘破格’,但我觉得这样逐句地保留原文的意象和观念,较之从英文中寻找虽然接近作者‘用意’却改变了原来意象的相应词句要好。”译者所说的“破格,”在全书译文中俯拾即是,举例如下:《言语篇》第62条“年在桑榆,自然至此,”译文作“Since our years are at the mulberry and elm stage, it's natural we should come to this,”再在注解中说明“mulberry and elm stage' 即“old age”之意。 译者还进ー步解释“mulberry and elm stage”何以有“old stage”之意。(转引自唐异明《评〈世说新语〉英译本》)


在注释方面,译者不仅忠实保存刘孝标的原注,而且尽可能吸收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予以斟酌去取,间亦有自己的见解。《世说新语》全书由ー多条轶闻逸事組成,旧本虽亦分条,但混乱纠缠之处不少,而注文散附在正文之下,看得人头昏眼花。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将全书条目理清,一编号,又把正文和注文分开排印,显得井井有条,既便阅读,又便检索。马瑞志的译本在这方面完全吸取了杨书的优点,而且还在每段轶闻的后面括号注明该轶闻又见于何书。这是杨笺所没有的。


关于马瑞志翻译《世说新语》的情况,梁实秋在《读马译〈世说新语〉》一文中,引了刘绍铭(方寸已乱》里的几段话:''Matter中文名为马瑞志。据译者在引言里说,翻译此书的工作,早在1957年开始,20年有成,比起曹雪序的10年辛苦,尤有过之。加上马氏两度赴日休假,请益专家如吉川幸次郎,两度获取美国时下最令人眼红的奖金。凡此种种,都令人觉得20年辛苦不寻常。


梁实秋也翻译过二三十段《世说新语》,以后便知难而退,以为《世说》全部英译殆不可能。他说:“ 1949年我来台湾,值英文《自由中国评论》月刊筹划出版,被邀参加其事,我避重就轻地担任撰写补白文字,……当时我就想到《世说新语》‘人伦之渊鉴’‘言谈之林薮’,译成英文当补白的上好材料。于是我就选择了二三十段,读者称善,偶尔还有报刊转栽。”


论及马氏的译文,梁实秋概括地说:“虽偶有小疵,大体无讹。”但梁氏也指出小疵,如《假谲篇 》第三条刘注:“操题其主者, 背以徇曰:行小斛,盗军谷,遂斩之。”标点系据杨勇校笺,马译为" So Tsao pointed out his mess officer,and behind his back circuted the rumor:'Using a small hu - measure, He robbed the army's treasure, 'Whereupon he had him decapitated.”按原文标点有错误,“题其主者,背以徇曰:行小斛,盗军谷”疑“主者”下不宣有逗点。原文意似曹操在主其事者的背上写下了六个大字:“行小斛,盗军谷。”“徇”是巡行宣告,亦即是于游行示众之后斩之。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翻译中其他文化的转换
  • 下一篇:利玛窦翻译活动的影响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