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中国儒家经典《四书》译本,传到美国较晚。到18世纪末或19世紀初,才有六七种文本,包括两种法文译本,一种拉丁文译本,乔舒亚•马舍曼和大卫•科里的英译本和汉学家詹姆斯•莱吉的英译本。还有一位无名氏编的《凤凰:古代奇文拾遺集》,以 “中国哲学家孔子遗训”为首章,于1835年问世。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eon, 1803—1882)和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817一1862)—度对这类经书译本爱不释手。 他们发现孔子所谈,有些方面同他们的人生观相当吻合。
属于芝加哥派诗人的维切尔•林赛(1879~1913),对中国和孔子也有所了解。从他以下几句诗里可以看出他如何钦佩孔 子:“孔子孔子,伟哉孔子……山东圣人,孟子的先师!”读下面几 行诗,更可以看出诗人对孔子的全面了解:“恩我们是孔子时代的学士/眼望着封建的中国倾倒如山,/惊呆了我们的师表,/震动了不少的王冠,/直到他以金玉之言,宛如阳光一样的璀灿,/ 重立先王遗训,恢复王朝旧典。/主啊,教给我们稳妥庄严的古风吧,/以往昔来充实人间。”(转引自常耀信《中国文化在美国文 学中的影响》)
美国意象派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6—1972)对中国文化和汉字具有持别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系统地学习中文和孔孟思想。他从《大学》人手,先后学习了《论语》《易经》和《中庸》。其后,根据包斯埃的法文本翻译出《论语》的英译本。据美国著名评论家兼诗人弗雷德里克•莫根(Fredrick Moigan)回忆 说,1950年“那年我开始与当时关押在华盛顿伊丽莎白医院里的庞德通信。……庞德邀请我去看他。使我惊奇的是,我们初次见面他就送我一叠他译的孔子的《论语》。当我坐下读这手稿的时候,我为孔子言论的新鲜和现实感所动。
美国史诗传统的直系后裔之一、当代诗人査尔斯•奥尔森也很熟悉孔子。他拥有一本庞德翻译并亲自签名的《论语》。这本书,他从1947年起就一直在阅读了。奥尔森在他的诗里多次提及孔子。《我,孟子,先师的门徒》ー诗便是实例。
自本世纪七八十年以来,孔子再次引起了法国学术界及广大读者的注意。80年代初,为纪念孔子从事教育活动2 500周 年,巴黎让•德鲍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至圣先师孔夫子文集》的 中、法対照本。法国美术家为该书绘制326幅插图。1988年,皮埃尔•里克兰重译了孔子的《论语》,由东方知识出版社出版。
瑞典汉学工作者、华人学者黄祖瑜是哥德堡大学远东语言部汉学教授(现已退休),还是欧洲华人学会理事长,他曾多年协助高本汉一起从事研究工作,专攻文学。80年代末从事伪书之 一《尸子》的研究,将全书译为英文并加以考证。黄祖瑜还和瑞典文豪亨利(Alf Henrikson)合著有瑞典文《中国历史大纲>(1967 年初版,1982年以袖珍形式再版)。这两位学者还译有中国古今诗歌、中国古今哲学及文学选集、《论语》及《老子》的瑞典文译 本。黄先生也是欧洲研究中国协会的会员,还是创建欧洲华人 学会(1981年8月在法国里昂成立)的发起人之。
30年代,马坚先生在爱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文学院学习 时,曾将《论语》译成阿拉伯文,并以阿文撰写了《中国回教概论》,均在埃及出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