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3. 贝尔的过程模式
贝尔的过程模式主要是在心现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观点是翻译是ー种交际,因此译者“从本质上来说是在文字交际中的交际者”。
关于贝尔的过程模式全图请参照贝尔。相对前两个过程模式,贝尔的模式要复杂些。
该模式从表面上看与奈迖的模式近似,都有分析和合成这两个过程。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贝尔的模式是把翻译过程看作是人类信息处理过程的ー个特例,因此遵循信息处理的基本规律。另外,翻译过程是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同时进行的。
贝尔的翻译模式是ー个系统的、综合的模式,很好地描述了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有信息理论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这ー模式也很好地掲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但是,从贝尔的模式中我们看到,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转换,而并未考虑文化在这ー过程中的作用或影响。因此,贝尔的过程模式不能说是完整的。
除上述模式外,另外还有Diller & Komellus的模式、Kade的模式、Honig&Kussmaul的模式、James Holmes的模式等等。
虽翻译过程研究者日众,但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和描述得到普遍承认的模式却尚未出现。阿里▪达维士认为,翻译过程分为两方面:外部过程与内部过程。外部过程表现在两个层面,即机械层面和程序层面,以译员接受翻译任务始,以上交译文终。内部过程由外部过程在某一接合点引发,它由信息的认知处理构成,在物质方面表现为译文。翻译过程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部过程,即译员翻译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同时,外部过程的某些方面(如翻译要求、使用翻译辅助工具)由于对内部过程影响巨大,也将被考虑其中。翻译过程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出声思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