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中医翻译 > 正文

中医翻译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7-03-22 09:21:5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虽然上面这六个中医术语中的每一个字在英语中都有相应的对应语(如英语中有“血”blood,有"厥"syncope,但却没有 "blood syncope这个概念),但当这些单个的字组合在一起表达一定的中医概念时,却无法在英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语。采用仿造法翻译这些中医术语,效果如何呢?从长期的中医对外交流来看、这种译法虽然解了燃盾之急,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运用仿造法翻译的一些复合词,合成词或固定词组的意义并不等于它们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总和,而在进行仿造时所利用的却正是这些组成部分的等值物,结果整个词汇组成的意义仍然没有揭示出来,如blood syncope和lung heat这类译语,若不作进一步的解释,一般读者是很难领会其含义的。
 
2.定义化
中医用语的一个特征就是言简意赅,浓缩性强,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或理论往往用两个或四个字即可完满地予以概括。但在翻译时,却很难采用相当单位的英语词语将其表迖清楚。于是,翻译变成了解释,准确地说,翻译成了用外语给原语下定义-下面几个译语就是典型例子:
辨证论治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symptoms and signs
下者举之 illness with collapse of middle—warmer energy should be treated with "liftingup” method
宣 剂        prescription with effect of dispersing stagnated energy
热结胸        syndrome due to accumulation of evil heat in the thorax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种译法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 这种译法使简洁凝炼的中医术语变得冗长繁琐,不符合科技语言的要求。其次,这样的译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很难发挥正常的交际功能,从而失去了实用价值。最后、这样的译语有碍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实现。
 
3.多祥化
由于中医名词术语本身存在着一词多义、数词同义及概念交叉等现象,同一术语在不同的情况下和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一定的英语词语只能表达一定的中医术语含义的某一部分,所以一个中医术语在不同的情沉下,很可能就有不同的翻译形式。
因此,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多样化现象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例如,“虚”是中医学上应用很广的一个词,根据不同的环境它在英语中可能有如下一些对应语:deficiency, insufficiency, weakness, debility, hypofunction, asthenia 等等。翻译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适当的词语来翻译,不能一概而论,指脏腑时可用 asthenia ; “脾虚”可译为 asthenia of spleen,如译为 deficiency of spleen, 则有可能被误认为脾脏有实质性的缺损,而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脾虚的概念,又如“脾虚水泛"一词,其原意是指 由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所以同样是脾虚' 这个“脾虚"则应译为hypofunction of spleen,至于阴阳、气血的 “虚' 则可译为deficiency 。纯指功能的虚弱,也可用 hypofunction,表示体虚这一概念时,也可用weakness或者 debility来表达。
 
4.拼音化
由于中西文化及中西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中医理论中特有的一些概念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如“气”,“阴”,“阳”,“三焦”,“命门"等等。这些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 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淮确地再现原语的含义。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