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 产生原因
(1)源程序在设计时没有正确进行国际化设计,例如,没有提供双字节字符集的支持。
(2)源程序在设计时没有将可以本地化的字符串与软件代码进行彻底分离。
(3)在单字节字符向双字节字符转化过程中,由于单字节和双字节之间的差别,可能使得某些软件本地化后的双字节字符显示为乱码。
* 测试要求
(1)本地化后的软件字符显示正确完整,无乱码或明显错别字。
(2)与本地区域有关的数据类型(日期/时间、货币符号、纸张大小、字体、度量单位等)的显示符合本地的格式要求。
* 测试方法
(1)执行菜单或按钮,检查对话框中的字符。
(2)打开帮助文档,检查所有需要翻译的字符。
* 说明
(1)注意检查对话框下拉列表中需要拖动滚动条才能显示的内容。
(2)需要确认源语言软件对应项正确,仅本地化软件存在缺陷。
3、本地化缺陷
包括翻译缺陷和控件大小/位置引起的布局缺陷。
* 表现特征
(1)应该翻译而没有翻译的英文字符。
(2)不应该翻译而翻译的中文字词。
(3)缺陷翻译的字词。
(4)大部分隐含在对话框各控件以及帮助文档中。
(5)只在本地化版本中存在该类型缺陷。
(6)控件相互重叠或排列不均匀。
(7)控件中字符显示不完整。
(8)主要出现在本地化版本的对话框中。
* 产生原因
(1)翻译人员不熟悉翻译要求。
(2)翻译人员工作疏漏。
(3)用户界面的翻译与标准术语表不一致。
(4)软件本地化后,由于源语言和本地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本地化后的字符数与源语言不同,每个字符所占空间尺寸不同,使得在英文版本正确显示的控件字符,可能在本地化版本中显示不正确。
(5)在编译本地化软件前,没有对资源文件对话框及其控件调整大小。
(6)本地化人员对软件资源文件调整不当。例如,对话框及其控件高度或宽度的不正确调整。
* 测试要求
(1)明确需要翻译和不需要翻译的内容。
(2)明确正确的翻译方式。
(3)根据术语表,确认术语翻译的正确性与一致性。
(4)对话框中控件布局均匀,字符显示完整正确。
(5)对话框中控件数量相等,没有多余或丢失的控件。
* 测试方法
(1)同时打开中英文版本,执行相同的操作。
(2)结合标准界面翻译术语表,参照对比。
(3)执行将要打开对话框的菜单或工具栏按钮,观察打开对话框中的控件布局。
(4)对比检查源语言软件和本地化软件对应的对话框中控件的数量。
* 说明
(1)对于对话框,如果含有下拉列表框,要打开列表框查看全部项。
(2)特别要注意选项中开关类翻译缺陷。
(3)可能在执行不同的操作后,如选择了不同单选或复选按钮后,编辑框显示重叠等。
(4)执行后面带有省略号的菜单或命令按钮,将会显示对话框。
(5)一些对话框控件的布局缺陷如果也存在于源语言软件中,则属于软件设计缺陷,应该交由软件供应商处理。
以上对本地化软件测试经常遇到的三种缺陷类型进行了分析。实际测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孤立静态地对待发现的缺陷,缺陷的类型并不是绝对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本地化软件中如果发现应该翻译而没有翻译的缺陷,既可能是由于本地化翻译过程中忘记翻译引起的本地化缺陷,也可能是源语言软件设计编程中的硬编码引起的国际化缺陷;再者,某些软件功能缺陷既可能是由于本地化翻译过程中采用了缺陷的翻译格式(例如,某些不应该翻译的程序变量字符被翻译了)引起的缺陷,也可能是源语言软件编程缺陷;最后,一个缺陷可能包含其他不同类型的缺陷。比如在对话框中,选择某个按钮,产生一个缺陷提示对话框,这可能是一个按钮功能缺陷;如果对话框中存在需要翻译而没有翻译的英文,则又是一个本地化翻译缺陷;如果对话框中存在无法辨识的字符,则又是一个国际化缺陷;如果对话框中按钮排列重叠,则还是一个本地化布局缺陷。
总之,本地化软件缺陷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结为软件本地化过程带来的缺陷。实际上,经过良好国际化设计的源程序是减少软件本地化缺陷的根本保证。当然,提高软件本地化过程能力,提高翻译和检查水平,优化本地化软件编译流程,能够减少很多因本地化产生的缺陷。软件测试工程师需要认真思考软件缺陷表现的实质,深入分析缺陷来源,将其划分为正确的缺陷类型,分配给适当的修正工程师(源语言软件开发商或本地化服务商)处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