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种族中心主义
渴望让另一民族接受一文化时常超过别人了解的愿望,有时,译者甚至用自己的文化替代了文章介绍的内容;他将别人的文化民族化了。
例子:
Safeway
其中一译文将该词译成monoprix。在文章的结尾,同一个译者还将
Latin American employment agency 译成 ANPE (国家职业介绍所)。Le
Monoprix这个店名在美国根本不存在;ANPE又是法国特有的国家机构。用法国的店名代替美国的名称,或用法国组织机构代替美国的私人机构,等于歪曲美国的事实。
译者采用这种方法,缩小原有文化和读者文化的差别,当然意在让读者接受文中内容,但其中部分外国特点可能不会被读者理解。这样做,他误解了原有文化特点,肖然也歪曲了信息内容。译文Monoprix和ANPE可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也叫 “吞并”或“变国籍”)。
翻译中既有冒着不能“传达”倍息的危险保留原有外阐文化的问题,相反,也有让文章“变国籍”的例子。这个问题在讨论中仍有模糊认识,一方面涉及应该转达的事实、风俗和思想,另 一方面是应该保留的其背后的语言表达方式。
同化文化现象等于低估知识的活力;知识与无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章可以部分填补读者的无知;读者对外国文化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阅读学习获得。阅读可随时扩展知识而。优秀译者不会让原来的文化变国籍,他同样不会丢掉应该让读者了解的东西。
文化无知
译者不是无所不知,也不能永远保证发现文章语言隐藏的知识。而文化转移旨在给外国读者提供不属于他们的另一个世界的知识。这一转移并不能完全填补两个不同世界间的差距,何打开了另一文化的大门。为此,译者使用可以被人接受的表达形式保留外国词语所指的对象。翻译带來的文化接近当然不是只通过一个词或一篇文章,应该通过大量文章的翻译不断创造一种形象,让这种形象进入另一文化,使文明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