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上句中的代词it在语法上起形式宾语的作用,它代替作真实宾语的不定式 to eliminate it与形容词most effective(宾语补足语)一起构成复合宾语。形式宾语 it 一般不需译出,误译中把it译为“它”属指代不明,主要是由于不了解it的语法功能所致。
例2. He would have stopped his medication, if it had not been for your advice.
[误译]如果它不是为了你的忠告,他就会停止治疗了。
[正译]要不是你的忠告,他早就停止治疗了。
上句中的would have stopped 和 if it had not been for为(与过去情况相反的)虚拟条件句,误译主要是没有掌握这一语法知识。
(二) 文化层面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其意义植根于民族历史创造的文化之中。巴斯奈特认为译者不能割离文化而孤立地进行翻译,他所要展现的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些意义上附载的文化信息。中医发展过程中,佛教和道教(尤其是道教)一直与中医药息息相关,中医典籍中大量出现了其思想、学说、术语。《银海精微)(Essence of Silvery Sea: On Ophthamology)。“银海”一词为道家术语。明代方回《派奎律髓》引北宋王安石之说,谓道家以肩为玉楼,目为银海。作者以“银海”命名该书,说明其为眼科专著。
中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之上的,在中医中有大量的中国哲学术语。“火不生土”(kidney yang failing to warm the spleen)不能翻译为fire can not generate earth。中医五行学说把五脏分别归类于五行这个结构体系中,因此有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的说法。
(三) 修辞层面
修辞是言语的艺术。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民族在表达同一概念时,诉诸辞格的语言表层结构或组织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些差异常造成语言理解的障碍。医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也十分复杂。
例3.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此句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例4. 釜底抽薪(taking drastic measure to treat disease fundamentally)“釜底抽薪”源自“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意思是将锅底的柴火抽去,才能使沸腾的水安静。“釜底抽薪”在中医中是被借喻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寒下法,是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泄大便,以泻去实热的治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