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理解是成功翻译的先决阶段,是主体对语言符号刺激(视觉/听觉刺激)所做的心理反应。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即在认知空间中寻找与特定语境有最大关联的意义的心理运作过程。译者一旦开始解读原文,其视野就进入了被理解文本的视野范围之内。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因素是译者首先要分析的,其次才是蕴含在语言符号之下文化、修辞、发话者的意图等因素。
(一) 语言层面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翻译的角度看,句子是操作的基本单位,而大部分难点集中在词汇单位上。以下主要分析翻译过程中在词汇和句子结构上突出的认知问题。
1. 词汇
在语义研究的范畴里,利奇(Leech,1974)把词语的意义归纳为七类。语言层面的概念意义是语义系统的核心成分。不同词语的概念意义既可能呈现单一性,也可能呈现多义性。在翻译的理解阶段,由于对某一词语概念意义的认知空缺或多义性等因素,译者往往会望文生义。
完全对应。中医概念与相应的西医概念有着完全对应的情况。因为长期以来中医翻译实际上是借助于西医语言这个桥梁而进行的。中医翻译上两种语言的词语单位完全对应的情况可以分为人体解剖部位,如心heart,肝 liver,脾spleen,肺lung,肾kidney,女子胞uterus,髓海brain,四肢four extremities,关节 joint,血脉 vessels,膈 diaphragm,心包pericardium;疾病名称,如感冒cold,白喉diphtheria,麻疹measles,黄疸jaundice,便秘constipation;治疗方面,如放血bloodletting,正骨bonesetting,止痛stopping pain。
部分对应。在对比两种词汇单位时,最常见的情况是部分对应,即原语中的一个词在译入语中与之对应的不止一个,而是几个语义等值。任何一种语言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有多义性,而且一种语言的词全部意义通常并不与另一种语言的全部意义完全一致,并且情况不一。有时中医用语的意义范围比英语中相应的词的意义范围更广,如疾病方面中医的脱骨疽可表示西医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雷诺氏症(Raynaud's disease),特发性坏疽(idiopathic gangrene);中医的郁症可表示西医的神经衰弱(neurasthenia),癔病(hysteria)。
不对应。所谓不对应,指的是两种语言中的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在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中既没有完全对应的等值物,也没有部分对应的等值物。如中医有一些特有概念命门、三焦,病理状态“阴虚肺燥”、“血分瘀热”、“水寒射肺”等在西医中没有对应物。
2.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是句子意义生成的形式依据,也是语言风格体现的手段之一。语义单位的不同组合形式产生不同的含义,同时也会体现话语者不同的意图,因此对句意的把握离不开对句子结构的分析。
例1. In controlling malaria we consider it most effective to eliminate mosquitoes.
[误译]在控制疟疾中,我们认为它对消灭蚊子极为重要。
[正译]我们认为消灭蚊子对控制疟疾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