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推移

发布时间: 2024-01-23 09:41:5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从美学上来说,那是因为形式因素始终不过是内容因素的外化而已,而内容因素又往往是形式因素内化的结果。


如果我们假定译文内容和原文内容是同一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学翻译是一个在新的语言基础上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重新加以统一的过程。这个内容和形式重新统一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内容和形式相互推移的过程。有一些内容因素要提升到形式上来;有一些形式因素要纳入到内容中去。当然,也有一些形式因素不见了,但并没有纳入到内容中去。那就是牺牲。

为什么在新的语言基础上内容和形式可以互相推移呢?从美学上来说,那是因为形式因素始终不过是内容因素的外化而已,而内容因素又往往是形式因素内化的结果。在原文语言中本来准确、鲜明、生动、自然的语言形式,照搬到译文语言中,可能就不那么准确,鲜明,生动,自然了。这时,就需要在新的语言基础上,对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加以调整。

内容和形式相互推移的原理是翻译艺术中各种意译方法的理论根据。因此,在意译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内容和形式相互推

移的原理。凡是译文语言形式中新增添的因素,都必须是作品内容中原来固有的东西;凡是译文语言中减少的因素必须纳入到内容中去,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所牺性;如果译文语言形式中新增添的因素不是从内容中提升到形式上来的,或者如果译文语言形式中减少的因素并没有纳入到内容中去,那都是自由主义的翻译。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Bynner译为:

High in the faint night, wildgeese are soaring.

Tartar chieftains are fleeing through the dark—

And we chase them, with horses lightly burdened

And a burden of snow on our bows and our swords.

“欲”在译诗的语言形式中不见了,但又没有纳入到内容中去,结果,译诗中的艺术意境和原诗中的艺术意境就大不一样了;原诗写边塞的苦寒,译诗变成写将士的豪劲了。这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翻译。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Giles译为:

Across the screen the Autumn moon stares coldly from the sky;

With silken fan I sit and flick the fireflies sailing by,

The night grows colder every hour—it chills me to the heart

To watch the Spinning Damsel from the Herd boy far apart.

就诗论诗,译诗不失为一首美丽的诗。但原诗仅写秋夜景象,译诗则颇有自份之感。“it chills me to the heart”并不是从

内容中提升到形式上来的。因此,这应该说也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翻译。

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灵活运用内容和形式相互准移的原理,这样,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可以更加大胆地

自由驰骋了。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我们遣词造句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现在举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社科翻译中的“似”
  • 下一篇:文学翻译中的“似”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