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Vargao Alosa, Mario 1936— ),秘鲁作家,60年代拉 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小说创作中采用结构现实主义的新方法,成为拉美文学一个新的流派。
这位秘鲁作家自1962年发表成名作《城市与狗》后,经过二十多年时间已成为西方声誉最高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不仅传遍了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而且吸引了欧美读者的注意。1976年8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笔会和四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巴尔加斯• 略萨被选为这个有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家参加的国际组织的主席,任期三年。此外,他还多次荣获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学奖。I960年,他开始创作以母校莱昂西奥•普拉多学校为背景,反映士官黑暗生活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该书于1962 年获得西班牙“简明丛书”文学奖,二十六岁的巴尔加斯•略萨从此成名。略萨继《城 市与狗》之后,于1965年发表了第二篇小说《绿房子》,1968年发表中篇小说《幼崽们》,1969年发表第三部长篇小说《“大教堂”咖啡馆里的谈话》,1973年发表第四部长篇小说《潘达雷翁上尉与劳军女郎》,1977年发表第五部长篇小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1981年发表第六部长篇小说《世界末日的战争》。综观略萨的作品,可以看到,在他的每一部小说里都贯穿了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即人是腐朽社会的牺牲品,作品的任务就是要“抗议压迫,揭露矛盾,批判黑暗”。
自从1979年赵德明教授第一次在我国介绍《略萨其人》之后,于1981年将这位前国际笔会主席、秘兽著名作家的《胡莉娅姨妈与作家》译成中文发表,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名字就在我国读者中似一声春雷乍响,短短十几年,他的主要作品,相继被介绍到中国。199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由赵德明、尹承东、李德明、蒋宗曹、王治权等人译的《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作家与胡利娅姨妈》,实际上这是两部在拉美和西方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分别出自略萨和他的前妻之手。相距五年出版于不同的国度,可视为当代世界文坛上的“两地书”;现在云南人民出版社把它们合为一书出版, 无疑为中国文坛增添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前者可视为自传体小说是略萨对 “我为什么要写作,什么是写作”这些疑问的描述;后者是对略萨爱情生活的描述,更是一部略萨怎样写作的见证小说。
之后,1981年11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赵绍天译的略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城市与狗》(1969)。这部作品不仅一问世就轰动秘鲁,而且很快被译成20种文字, 使略萨一鸣惊人,蜚声世界文坛。该作描写了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的士官生如何深受反动当局的压迫,最后社会如何迫使青少年走上堕落的道路,同时也描写了人与人之间是怎样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他的第二部小说《绿房子》先后有两个译本, 198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韦平、韦宜译的书名为《青楼》;1983年外国文学出版 社又出版了孙家孟翻译的《绿房子》。这部长篇小说通过一座妓院的兴衰史,描绘出 广大下层人民,特别是印第安人的悲惨生活,同时还揭露了腐朽社会的主要支柱军队、教会和地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略萨认为,现行社会如同一条毒蛇,它有三张血盆大口,即:军权、政权和教权,它们每日都在吞噬着无辜的善良人。《绿房子》概括了 20世纪20年代以来整个秘鲁北部长达40年的社会生活。
1986年9月孙家孟又翻译了其第三部长篇小说《潘达雷翁上尉与劳军女郎》, 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品以辛辣、嘲讽的笔调描写秘鲁国防部秘密组织劳军妓院的故事来揭露军事独裁的伪善面目。这是一部揭露、讽刺秘魯前军政权的著名长篇小说。
1983年,我国学者赵德明又翻译了略萨的第六部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之战》,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自1981年10月在西班牙出版以来,掀起了拉丁美洲的又一次“文学爆炸”。《世界末曰之战》同巴西的伟大作家欧克里德斯•达•库尼亚的名作《腹地》一样,都是描写巴西内陆高原卡奴杜斯农民起义的。从《世界末日之战》的写作方法上看,它不同于《腹地》的是,巴尔加斯•略萨将历史事实加以虚构,用塑造集体群像的办法加以艺术再现,而《腹地》则是毫无虚构的报告文学,或者说更像是一部 社会、人种、地理的科学著作。在写作技巧上,《世界末日之战》主要运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在部分结构布局上,使用了少量现代新小说的手法。但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略萨除去以浓重的笔墨热情讴歌卡奴杜斯起义的始末,还力图从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至封建贵族、下至劳动群众,来描写这次农民起义对巴西社会的重大意义,从 而给读者展现了一幅人物众多、场面浩大的巨画。在拉丁美洲国家,目前仍然存在着巴西腹地般的地区,阶级矛盾严重。略萨选中“腹地”这个题材,使它寓出新意,正代表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心声。它不仅在题材上是个突破,其社会效果也具爆炸性,这就是小说获得成功的一大原因。在艺术手法上,《世界末曰之战》代表了拉丁美洲小说界的新倾向。《世界末曰之战》自1981年10月问世以来,引起了西方文坛的极大注意,除拉美各国争相印刷外,欧洲和美国积极组织翻译,拉美文学界普遍给予高度评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