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阿根廷文学受古代印第安和宗主国文学影响较少而受欧洲文学影响较多,其文学较为发达并显示了其繁荣的特点。
中国译介阿根廷的作品,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开始。早年译过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巴莱拉的《阴暗的河流》(柯青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拉腊的《大厦谷》(王科一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荣凯的短篇小说选《马丁什么也没有偷》(沈小闲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以及4个剧本:库萨尼的《一磅肉》(陈国坚、 姜学贵译,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1),库萨尼的另一剧本《中锋在黎明前死去》 (陈军译,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61),德拉贡的三幕剧《美洛斯来的瘟疫》(林光、徐培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和利萨拉加的《美洲的胡安娜》(章仁鉴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此外,还有一些作家的短篇小说刊登在《世界文学》杂志上:阿尔瓦罗 •荣凯的《马丁什么也没有偷》(张彩译,1959年5期)、《稻草人》(汪梅译,I960年1期)、《布尔找到了保护人》(张员译,1963年8期)、《“南方的孩子”足球队》(段若川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马尔托斯•多明哥•何塞的《饥俄,这不是别人的》(张伯健译,1959年3期)。这一时期,王央乐还译介了阿根廷另一部重要作品,即作为拉丁美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埃切维里亚的短篇小说《屠场》。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是当时1830年在启蒙运动的旗帜下,阿根廷进行了五月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并进行了共和国初期的政治整顿。1830年后在阿根廷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埃切维里亚就是浪漫主义一代文学新人中的一个开路先锋。埃切维里亚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精神革命,它一反呆板理性至上的古典学究式风格为本国人民开辟了一条表现自己民族灵魂的道路。《屠场》这部作品正是作者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而见长。在拉丁美洲小说产生的初期,这部作品虽篇幅不长,但在拉美文学史上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70年代末开始至今,阿根廷文学在我国得到较充分的介绍。长篇小说方面:198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倪润浩、徐忠义翻译的阿根廷重要作家罗德里格斯•拉雷塔(1875—1961)的《堂•拉米罗的荣耀》(1908),这是一部拉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作为历史小说,作品生动地再现了费利佩二世时代西班牙的社会风貌,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充分借鉴了法国作家的创作技巧,体现帕尔纳斯派和象征主义的艺术风格。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里卡多•吉拉尔德斯(1886—1927)著名的高乔小说《堂塞范多•松勃拉》。这部小说是以告别的口吻写出一幕幕乡村生活的场景并构成了一部色彩斑斓阿根廷民俗风情历史画册。小说所反映的现实是通过已经成 为过去式的美学镜头观察到的,这更增加了作品的魅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典型,一个具有纯朴的男子汉气概和追求自由理想的高乔人的象征。尽管今天高乔人已经消失了,但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髙乔人的形象是永远都不会磨灭,因为它毕竟为西班牙美洲精神与文化的独立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还有一部反映髙乔题材的作品何塞•埃尔南德斯的高乔史诗《马丁 •菲耶罗》, 由赵振江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埃尔南德斯具有19世纪阿根廷作家典型的双重性格,既是思想家又是实干家,《马丁 •菲耶罗》是他一 生的最高成就,现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传播。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如同《堂•吉珂德》达到骑士小说的顶峰而结束骑士小说一样,《马丁 •菲耶罗》 则是达到了高乔史诗的顶峰而结束了高乔史诗的小说。这部作品自出版后,就一直受到阿根廷人民的爱戴,他们把这部作品看成是阿根廷的民族史诗。无疑,这部作品的译介对中国读者了解阿根廷文学发展史中的高乔文学有着文学史料价值。还有一部长篇译介作品应该提及,1985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江禾等人翻译的何塞•马莫尔的著名浪漫主义小说《阿玛莉娅》(1851),这是阿根廷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代表,这部作品与埃切维利亚的《屠场》和萨米恩托的 《法昆多》(又名《文明与野蛮》)并称为拉丁美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三部名著。马莫尔创作《阿玛莉姓》这部作品的指导思想是,他非常赞成埃切维利亚在《社会主义原理》 中说过的话我们总要一只眼睛盯着世界各国的进步,另一只眼睛盯着我们社会的内部。”(赵德明《拉丁美洲文学史》)因此,它基呆上是一部政治小说,但由于主要线索是爱情故事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主观情感,因而又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这部作品无论是当时还是在百年之后都受到了广大读者与文学评论界的好评,成为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译介其他作家的作品还有:丁于译的阿根廷当代作家以写城市生活著称的贝尔纳多•科尔顿(1915—)的《科尔顿中短篇小说选》,本书收入他14篇中短篇小说,1984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里卡多•吉拉尔德斯著的《堂塞贡多•松布拉》,王央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冠以“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出版。还译有阿根廷当代著名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恩里克•安徒生•因培特(1910 — )的《永远是未婚妻》,本书收入拉美国家10余部变态婚恋小说,如《换妻记》、《冷酷的爱情》、《暗沟》等。该书由朱景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4月由蔡茂友主编以“世纪婚恋小说丛书•拉美卷”出版。还有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萨瓦托•科塔萨尔和普伊格等作品译介,我们会在后面专门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