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施尼茨勒作品译介

发布时间: 2020-10-24 09:25:1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施尼茨勒小说在民国时的翻译,更是呈现罕见的繁荣。1930年上海现代书局初版了段可情翻译的长篇小说《死》,1933年再版。1932年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刘大杰根据英译本转译的长篇小说《苦恋》,编入“现代文学丛刊”,1940年昆明三版。而李志萃也编译了这部小说,于1934年由上海开华书局出版,收入“通俗本世界名著丛刊”;1935年由上海中学生书局再版。此外周瘦鹃、叶灵风、林徽音以及钟宪民也都翻 译过施尼茨勒的小说。郁达夫在《歌德以后的德国文学剧目》(1931)—文中,所列当 时计划翻译介绍的德语文学清单包括了施尼茨勒的小说《贝尔达•茄兰夫人》(即刘大杰译《苦恋》)。吴晓樵经过研究发现现代作家、创造社元老、“左联”发起人和主要成员陶晶孙先生也是我国早年译介施尼茨勒的现代翻译家之一。陶晶孙早年翻译的施尼茨勒作品是短篇小说《育目的极洛尼莫和他的哥哥》(现有赵登荣教授的译文,题 为《瞎子基罗尼荚和他的哥哥》)。这篇译作收入由上海世界文艺书社1930年4月出 版的陶晶孙翻译小说集《盲目兄弟的爱》,书名显然也是取意于这篇小说。


译介施尼茨勒小说最多的当推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文学翻译家施蛰存先生。自1929年起,他翻译了施尼茨勒的数部小说。其中有:自英法文译本转译过来的《自杀以前》(今译《古斯特上尉》);《牧人之笛》;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出版的《妇心三部曲》,本书系三部小说(长篇《蓓尔达茄兰夫人》、中篇《毗亚特丽思》和《爱尔赛小姐》) 的合集,1947年上海言行社再版,文化出版社和言行社还于1941年出版了这三部小 说的单行本,但分别更名为《孤零》、《私恋》和《女难》,南平复兴出版社也于1945年发 行了《爱尔赛之死》(即《爱尔赛小姐》);据英译本转译过来的中篇小说《薄命的戴丽 莎》,1937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编人“世界文学全集”。


1994年夏天,德语翻译家吴晓樵在北京大学德文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时,在赵蓉恒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以“施尼茨勒作品中译考略及影响初探”为题,考察了这位奥地利重要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流布。在查找民国时期翻译施尼茨勒的中文资料时,吴晓樵注意到一位极其重要的译者赵伯颜。


改革开放后,施尼茨勒的几部曾在民国时期翻译过的作品又被重译,另外还有几部作品也陆续被翻译到中国。《艾尔赛小姐》两次被翻译家重新翻译。一次是吴麟缓在《当代外国文学》1985年的第4期(也是改革开放后最初出现施尼茨勒的译介作品的杂志)发表的,但书名更改为《埃尔泽小姐》。另一次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3 月出版的“译文丛书”系列中的由吴秀方等翻译的,书名为《艾尔丝小姐》。另一部被重新翻译的作品为《自杀以前》。《当代外国文学》1989年第4期发表了蔡鸿君重译的该小说但更名为《古斯特少尉》。199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蔡鸿君编译的“施尼茨勒中篇小说选”,并以此部作品取为书名。


施尼茨勒的其他几部作品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当代外国文学》1986年的第4期发表了著名德语翻译家张玉书翻译的《一位作家的遣书》;1991年上海译文出 版社出版了张玉书等译的“施尼茨勒小说选”,收录了该小说并以其命名。《当代外国 文学》1990年的第2期发表了德语翻译家赵燮生翻译的施氏短篇小说《贤者的妻子》。1988年6月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杨源翻译的《相思的苦酒》。1992年12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蔡鸿君等人翻译的《陌生的女人——施尼茨勒小说集》, 收入冯至主编的“现代德语文学丛书”。1999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出版了太蓝翻译的中篇小说《绮梦春色》。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章鹏髙翻译的中篇小说《遁入黑暗》,收入“德语国家文学名篇丛书”。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