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五六十年代,中国对罗兰的介绍日趋政治化。这时期新译的作品有:陈实、秋云据英译本转译的《搏斗》(广州人间书屋,1950,上册),许渊冲译的《哥拉•布勒尼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齐放、老笃合译的《罗曼•罗兰革命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孙梁据英译本转译的《罗曼•罗兰文钞》(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此外,《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傅雷译本分别由北京三联书店(1950)、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重印。这ー时期,由于我们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片面理解,罗兰的价值便成了疑问。究竟该如何评论罗兰这样ー个“纯粹的人道”的作家? 1958年较有影响的《读书月报》第1期到第4期,组织了对罗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讨论。60年代又对罗兰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道主义进行了批判。1979年罗大冈先生的专著《论罗曼•罗兰——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破产》问世,这期间,中国对罗兰的研究经历了从怀疑、否定到清算这么ー个过程。
80年代以来,罗兰的作品重又开始译介或再版。罗大冈译的《母与子》(上、中、 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推出。浙江文艺出版社于1984年推出由金铿然、骆雪涓合译的《罗曼•罗兰回忆录》。华岳文艺出版社和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分别推出邵华和纹绮辑选的《罗曼•罗兰隽语录》和《罗曼•罗兰妙语录》。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推出了罗大冈选编的《认识罗曼•罗兰(罗曼• 罗兰谈自己)》。此外,有些作品重译或再版,如《搏斗》由陈实、黄秋耘重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安多纳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和《巨人三传》(安徽文艺出版 社,1989)均为傅雷的译本。在所有罗兰作品中,傅雷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再版次数最多。从1937年首译版至90年代至少重印6次。此外傅译的《名人传》于2001年由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新版《名人传》在尊重傅雷先生原译的基础上,校订了旧版本的排印错误,对ー些常见的人名和地名采用了现行译法,原来夹在文中未译的ー些外文人名和地名也尽可能地补译成了中文,这是为今天的读者做了一件好事,使他们更方便、更好地阅读这部作品。
在译介罗曼•罗兰的作品及对研究方面我们应对罗大冈作一介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