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语码交际模式论”和Grice等人的“推理模式论”认为,要成功地进行交际,交际双方不仅要有“共享知识”,而且交际双方还必须“相互知信”,关联理论对此进行了反驳。处于同一世界的两个人, 因为其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不可能拥有毫无二致的世界知识。假设两个人享有某些共同的世界知识,那么彼此又怎样知道对方也享有这些世界知识呢?这就涉及“相互知信”的问题。从人类认知的实际情况来看,“共享知识”和“相互知信”从心理上讲是不现实的,只是交际双方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因而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言语交际时的认知状态。当然,关联理论并不否认交际时一定程度的“共享知识”的存在,一定的共有知识也是交际得意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
另外,在Grice等人的“推理模式论”中,语境被认为是交际双方共知的、静态的、预先设定的事物,而不是推理过程中产生的,把语用推理看作是一种人的知识因素加上具体语境因素的综合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认为,这种静态语境观未能清晰地阐明语境的性质和作用,其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传统的静态语境观没有解释交际者如何生成语境并将其用于意义指导这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因此,这种传统的语境概念对于阐释语用意义推理的实际过程并无多大帮助,因为它不能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语用推理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具体的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种语用因素结构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