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述志为本话译诗

发布时间: 2019-03-01 08:53:2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按照奈达社会符号学的理论,诗歌欣赏首先是字里行间,,译品首 先入目的是动词climb。按多种英语原文词典的释义,climb指手脚并用的登攀。联想到下面的"停车”,措词就不当了。"寒山"是 指深秋的山,凉意确有,寒意则未必,因此chill —词似欠妥。


"斜"字令人费解,但既然是驱车而行,陡峭未必上得去,唐代大概没有机动车,无非马车、牛车、人力车之类。推敲起来,steep 也欠妥。"坐"是古汉语一个虚词,相当于英语的for或because。译成sit是译者的笔误。把表达全诗精华的"霜叶"译成frozen leaves更加令人费解。在中国人心目中,树叶经霜而而泛红;frozen leaves是冻结了的树叶,绿叶不也可以冻结吗?所以难能跟红叶构成联想。诗人最后一行用了个"红"字,托出全诗的意境。但英语red常常含有"危险"、"残酷"、"淫秽"的意思,不能表达诗人 的境界。从语法逻辑来看,前面两行等于说:"我爬上远远的寒山 之后,那白云深处才有人家"。这不仅不合原诗的字面意思,还有 损诗人的原"志"。


从字面上品诗还只算是表层,诗歌贵在述志写意;因此,单从语言表层去转换是难以传神的。古人说得好"诗言志"。意境的勾画当是写诗的宗旨所在。有的学者提倡音美、形美、意美,而且注重意美。有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所以译诗三美俱全难以做到,但意美是绝对不能丢弃的。这里不妨来分析一下《山行》的意境。


笔者以为,原诗的意境集中在"晚"字和"红"字上。首先 谈"晚"字。毛泽东题写"爱晚亭"就是取这个"晚"字。我们 从中外诗歌中,多少可以看到一点端倪。首先看看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也是写晚景,但并不只是指自然的晚景,也指人生的晚景。评论家对诗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人们大都在"只是"两个 字做文章。有的评论家认为诗人在这里是对好景不长的感叹;有 的则认为意思相反,"只是"应理解为"就是",这正好写出诗人 珍惜晚年的博大胸怀。笔者倾向于取这种乐观的评论,并引出与 杜牧的诗进行比较。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语言风格与文学翻译
  • 下一篇:抒情达意话译文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