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威尔斯:翻译的科学性

发布时间: 2017-11-02 09:09:2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威尔斯是德国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反对两种语言学理论,描写语言学理论和生成语法理论,尽管这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理...



威尔斯是德国萨尔(州)大学教授,是德国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是《翻译科学:问题和方法》。该翻译科学论分为三部分:1)总论阐述,2)对等现象实 证,3)序事难题对策。在第一部分中,威尔斯强调译者必须具有分析文本的能力,他将文本分为“更多翻译倾向的(more translation oriented)”和“较少翻译倾向的(less translation oriented)”两种类型。在第二部分中,威尔斯说明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解述原文的意义)及语际翻译(将意义转换到目的语中)。在第三部分,除了为翻译存在的难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外,他还试图为分析译本错误、评估译本质量建立相关的参考框架。

威尔斯反对两种语言学理论——描写语言学理论和生成语法理论,尽管这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理论基础。描写语言学理论只是对个体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描写,这种单纯的描写对研究翻译帮助不大。转换生成语法则以句法为主,也只研究个体语言系统, 而没有提供语际间的结构模式,并且不包括心理语言学,忽略了接受问题及信息在原语境中的功能(Wilss. 1982:68—70)。威尔斯认为“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中的生成成分……总的来讲是机械的, 而不是心理的”(Wiks,1982:15)。

威尔斯认为翻译科学论不是封闭的、“自足的”,而是“认知性的、解释性的、联想性的”。他借用了乔姆斯基对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所做的区分,接受了奈达所持的语言能力中包括语境成分的观点,认为:

文章的可译性得到句法、语义学及人类经验的(自然)逻辑中的普遍范畴的存在的保证。如果一个译本还是不能具有与原文等同的质量,(通常)不是因为这种目的语本身的句法或词汇存储量不够,而是因为译者篇章分析的能力有限。(Wilss,1982:49)

因此,在威尔斯执教的学校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来扩大自己的对等形式的储备量,增进解释性的语感, 然后可产生出优秀的译文。这与里査兹的翻译培训班派做法类似,两者都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翻译原义。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名家简谈文艺翻译
  • 下一篇:译诗琐言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