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诺德译论中的语境化

发布时间: 2017-04-25 09:25:1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诺德是从文本中推知语境,从文本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去将翻译语境化,翻译为取向的文本分析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人员都承认,在动笔翻译之前,译者应该进行全面的文本分析,这是确保正确、全面理解原文的唯一方法。但是,对于翻译为取向的文本分析来讲,分析模式不仅应该保证译者能够正确、全面地理解原文,还应该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作出的决定奠定可靠的基础。 
 
翻译研究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是,“谁传递给谁,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什么媒介,在何地、何时、为什么,传递的文 本具有什么功能?他就什么样的话题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什么顺序,用了哪些非语言因素,又用了哪些词、怎样的句式、以什么样的 口气、要达到什么效果”。可见,诺德是从文本中推知语境,从文本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去将翻译语境化。
诺德认为,翻译为取向的文本分析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的时空维度;
2.情景的特定文化因素;
3.情景与文本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讲,应该分析以下因素:
(1)发送者(Sender)
诺德区分发送者与文本生产者。他认为,“文本的发送者是使用文本以向某人传达某种信息并且/或者形成某种影响的人或者机构,而文本生产者则需按照文本发送者的指示,依据特定语言和文化的 规范构造文本。”
(2)发送者意图
诺德认为发送者的意图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本的结构和形式。发送者意图的重要性还与“忠诚”原则有关,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本的h能改变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不能 与发送者的意图相左。在分析文学文本时,发送者的意图尤其重要,因为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原作者的生活和背景、影响他写作的事件等等因素。
(3)接受者
在所有与翻译有关的文本分析中,文本接受者占有重要的位置。文本接受者有原语文本接受者和译语文本接受者之分,翻译所意向的读者与原作者所意向的读者永远不可能完全等同,因为:
 
每个文本都处于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组成的結 构之中,这个结构的格局就决定文本的功能。众因素中只 要有一个改变了,结构中其他因素的格局也就必然随之而 改变。如果翻译的意图是让人们克服文化和语言障碍进行 交流,那么每次都至少有一个因素是不同的,那就是接受 者,就连在最传统意义上的翻译也一样,因为就算译文接受 者在性别、年龄、教育、社会背景等方面都与原文接受者完 全相同,他们之间也会有一个“小小的”差别,就是属于不同 的语言文化社群。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