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萧乾对文学翻译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 2017-03-29 11:28:1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作为翻译家,萧乾在从事翻译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总结自己对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一系列方法和见解。根据散见在他的一系列回忆...
 
作为翻译家,萧乾在从事翻译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总结自己对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一系列方法和见解。根据散见在他的一系列回忆录、散文、随笔和信件中的评论和材料,可以觅足到一些萧乾的文学翻译观。
 
1.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应使用不同标准来衡量
萧乾认为,文学翻译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文学活动,但不同于创作,比其它形式的翻译更为复杂,因此必须使用不同标准来衡量。从语域理论上讲,文学语言与经济语言、法律语言、科技语言属于语言的不同功能变体,它们的使用范围不同,目的不同, 因此决定它们的风格各不相同。从语义角度来看,文学语言除了词语的本身含义之外,还具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而经济语言、法律语言、科技语言实用性强,要求字面信息准确、淸楚,多强调词语本义。萧乾曾说:“契约合同是把全部内容一览无余地摆在字面(条文)上,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语言内容溢出字面,跃出字面,更多地把功夫下在字里行间。”
 
在翻译过程中,这两种文字因其特点不同而要求不同。萧乾生动地提议使用“温度”(即“情感”)来区別两类翻译。科技翻译是冷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准确淸晰传达原文字间意义,容不得半点灵活。文学翻译是热的,其中译诗的热度最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忠实于原作意义的同时,还必须忠实于原作的情感,揣摩使用何种“温度”来转述原文的情感。萧乾的提议从形象、感觉上把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具体化、真实化,准确、生动,易于理解、把握。
 
 
2.文学翻译的要旨是忠实于原作的精神
 
萧乾提倡这样的文学翻译标准:“我认为衡量文学翻译的标准首先是看对原作在感情(而不是字面上)忠不忠实,能不能把字里行间(例如语气)译出来。”
他的翻泽标准指明了文学翻译的要旨在于对原作本质的忠实,例如情感、语气。他反对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机械对等。他认为,如果一个文学翻译家只忠实于字面意义,他的译作无疑是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是失败的。他曾说:“倘若把滑稽的作品译得一本正经,毫不可笑,或把催人泪下的原作译得完全没有悲感,则无论字面多么忠实,一个零件不丢,也算不得忠实。”
 
他还反对丢开原作,过分地追求译文的灵活。他一再强调,高质量的文学译作应当是灵活的翻译。然而,这种灵活必须在忠实基础上去进行,即忠实基础上的灵活。下面引文可以充分 说明他的忠实灵活观——对文学翻译质的准确概括:
 
“我觉得原文是悲怆的,你翻译出来不能表达那种感情,那是死译,硬译,是要不得的;原文如果是逗人乐的,结果人家看了译文,绷着脸一点也不乐,这也是最蹩足的翻译。所以我认为,灵活绝不是可以随便走样,而是要抓住作品的精神。若不能把握,这翻译就是失败的。”
 
过分机械或者过分灵活,都属于不能正确把握原作的精神,这两者都是萧乾所反对的。他对文学翻泽质的概括,正确分析了译文的两个极端,从而给文学翻译工作指明了方向。
 
3.文学翻译的风格随作品风格而定
 
萧乾认为翻译不同作家的作品,除了极力摹仿原作的风格,还要恰如其分地在译文中加以传达。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十分重视这一原则。他在1987年11月25日给符家钦的信中写到:“我译什么,不是用自己的Sty丨e,而是尽量表现原作的Style, 这是我很重视的一点。”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