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17-03-19 12:17:5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第四种境界是下中乘译品所达到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译者的风格喧宾夺主,掩盖了原作者的风格。这一境界也可以以 Fletcher的若干译品为例。 司空曙《江村即事》,“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眼。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Returning from my fishing my skiff I left unbound.
The moonlight brings street slumber on all the village round.
Though by the wind all night pursued, my shallop cannot stay.
*Tis grounded where the rushes in shallow rippes play.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Within her peaceful chamber,no care the maid oppressed;
Until the verdant Tower she climbed one spring-tide, gaily-dressed,
The stir of sprouting foliage beyond tie street she saw.
Regret she'd sent her love to fame swelling rose in her breast.
 
第五种境界是下乘译品所达到的境界。这种译品杂乱无章,毫无风格可言,既没有原作者的风袼,又没有译者的风格。我们也毕一个例子.
 
李白《山中答问》:“问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Arthur Christy译为: 
 
Why am I living among the green mountains? 
I laugh,but my heart cares not to answer. 
The peach petals on the water flow on......
My heart inhabits a place known to no man of this world.
 
这五种境界当然是大体而言,尤其是第二、第三、第四种境界并投有严格的界限。而且有时也发生中间情况:译品取得原作的一部分风格,而失去其另一部分风格。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 英国萨瓦里对翻译的分类
  • 下一篇:张谷若的翻译观介绍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