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郭沫若的“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的翻译思想

发布时间: 2017-03-10 10:18:5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本诗选自雪莱诗《西风颂》最后一节。郭译标题是《西风 歌》。原诗为五节十四行诗,这种诗行是33332,其韵律是aba, bcb,cdc,ded,ff;五音步,抑扬格和扬抑格兼用。
 
郭译为追求“内在的韵律”,因而韵律不规则。多位译家已将此诗译成汉语,而郭沫若译文最先出版。他译文中的神韵更接近于原文。他的汉语表达比较典雅,颇有气势,非常传神。 “ My spirit,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 郭译“请你化成我,你个猛烈者哟!”气韵颇与原文相符。特别是将“Be”译成“化成”确谓 传神。“The trumpet of a prophet”郭译为“醒世的警号”,也紧扣广 原文的气韵。特别是最后两行,郭译为“严冬如来时,哦,西风 哟,阳舂宁尚迢遥?”郭沫若用半文半內的汉语来翻澤此诗,当代 青年或许较生疏。他们容易想起其他澤家的译文。如王佐良译 文呵,西风,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 ”然而在郭沫 若的年代,他的译诗影响了许多进步青年,鼓舞他们克服了重重 闲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由此看来,翻译并非-般性工作。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但翻译难于创作。如创作碰到疑难时,可以巧妙地避开,而翻译应寻找解决任何疑问的钥匙,一切不可不负责任,马虎了事。理想的翻译应要求我们不仅在原文的字、词、句及原作意义上不可出差错,为了传递原作风味,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可以自由表达。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对偶的翻译
  • 下一篇:修辞与翻译的关系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