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认为:“翻译理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学学科,它研究两科语言的对比规律,也包括修辞手段的对比。”他又指出:“任何一种翻译…… 都要靠两种语言的对比。”也正如作者在拙著《英汉比较与翻译》一书前言中写道:“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因为英汉的理论,方法与技巧都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异同对比的基础上的。正因为有了‘同’,才可以互译,正因为有了‘异’,才产生了不同的方法与技巧。”
在某种意义上,翻译是研究双语转换的艺术。英语大部分常用修辞格都可以在汉语中找到相同或枏类似的表达方式,但在相类似之中又有一些各自特点,而且在分类上互有 参差,只有通过对比,我们才能深人理解和掌握它们。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推敲就是比较。”翻译实践告诉我们:对双语研究得越深,对双语内在规律了解得越深刻;对原文理解也越准确,运笔自觉性也越高,真出做到了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因为比较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提高运用语言规律的自觉性的过程,只有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译者欣赏双语的水平和写作能力才能深刻理解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与风格。
因此说,学习修辞学,特别是对比英汉修辞方式,对一个翻译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一般旨在提高英汉语言水平的读者來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个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