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商务翻译 > 正文

从法系差异看“劳动”相关词语的不同译法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21:0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劳动相关词语的性质在不同法系中自然也就存在差异,加上各国语言上的差异,在翻译时出现不一样的词语对应关系也是理所当然。



劳动法律的译者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分歧,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国家所属的法系不同,劳动相关词语的性质在不同法系中自然也就存在差异,加上各国语言上的差异,在翻译时出现不一样的词语对应关系也是理所当然。


1.“劳动者”的翻译

如上所述,英美法系使用“employee”情况较多,而且其对应的中文译名为“雇员”,尽管其在概念意义上与我国所称“劳动者”大致相同;大陆法系里会更倾向使用“worker”来对应中文里的“劳动者”这一概念。


由于雇员在法律上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畴,其在社会保险、风险承担、人权保护上享有独立承包人无法享有的优势。这种将属于劳动者大范畴里的独立承包人非劳动化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立法中,开始流行在雇佣法中使用“worker”这一中性词代替具有排外性的“employee”。这一现象也体现了人类在保护人权、促进平等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这也使得“worker”

一词在英美法系带有的政治色彩更浓。正如李海明(2011:116)所说,“worker”的广泛使用是为了扩张法律所保护的雇佣关系。


大陆法系在处理劳动者这一概念时,更倾向使用“worker”一词,这并非是因为大陆法系更加注重平等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大陆法系采在判定是否为劳动者时,“特别强调其对雇主的从属性或依赖性”。除此之外,不同学者还提出过“意思表示一致标准”、“控制标准”和“组织标准”等。大陆法系国家在进行劳动立法时,直接或间接的确定了“劳动者”的概念范围。总而言之,这些国家不关注“雇员”和“独立承包人”的区别,更关注从属性的问题,所以使用附加意义少的“worker”更适合。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