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中医翻译 > 正文

互文性在中医药说明书翻译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 2017-04-20 12:18:39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3. 功效语的翻译
中医说明书中的功能和主治主要来自传统方法和医书,用语接近古汉语,并没完全采用现代文的形式。所以中医药说明书中多用四字结构。
 
而且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影响,中医药说明书上的表述过为笼统和模糊。受西方思维的影响,在医药方面注重实验和数据,对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表意要非常明确。从文化思维的角度考虑互文性时,需要把读者摆在首要位置。在对语言符号进行转换时,译者要善于调动其医学知识积累,应用扎实的语言功底,参照西药说明书的遣词造句,把原语置换成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接受的文本。
 
先看一则西药说明书中的功效词“Effectively reduces joint pain, including helping osteoar-thritic symptoms. A factor in the 
building of healthy cartilage and protects against the deterioration of cartilage related to chronic joint diseases.”从此
例看出,西药说明书结构紧凑明了,目的明确。再看一则例子,如“牛黄上清丸”的功效词为“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弓|起的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其译文为“supplementingqi, nourishing blood,tranquilizing the mind, allaying excitement, and eliminating phlegm for resuscitation”我们看出该药可以治多种疾病,针对性不强。这样的翻译表达过泛,目的不明,可能导致外国消费者不敢贸然购买。虽然这则译文忠实原文,结构紧凑,但从互文性的角度看仍然表意不明。按照西医的思维来翻译,在译语文化中寻求与原语文化相似的互文关联,才能增加中医药说明书的可读性。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