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一般来说,在中文里被动语态使用的较少,因为“被”在中文里被认为是有贬义的。而英文刚好相反,因为英文中无主语的句子较多,所以被动语态使用的比较频繁。与此同时, 在中英文的科技文献中,被动语态使用的比较常见。所以在英汉互译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
我们一般认为英译汉时,不常用“被”字,所以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将英文中原有的被动语态变成中文的主动语态。
e.g.: The classroom was cleaned by the student.
学生把这个教室打扫了。
分析:这种译法固然很简单,但是这句话本身在表达的过程中是想重点强调“教室”被 “打扫” 了,但是翻译成中文之后,原本英文中的宾语变成了中文的主语,强调的特点减少了,所以一般来说,我们不主张这种译法。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就必须用这种译法才能显得很合适。
e.g.: The spare parts can be produced in the short period of time.
在短时间内可以生产出零件。
分析:这句话用“被动变主动”的方法就很合适,因为原来的句子中没有宾语,所以不存在强调哪个部分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被动语态的句子中,若没有宾语则用“被动变主动” 的方法最合适。
第二种:不用“被“字,找“被”的替代词。
e.g.: The enemies were attacked by us.
敌人受到了我们的攻击。
分析:句子中原本出现的“被”字被“受到”所替代了,这种方法我们就称之为找“被”的替代词。
中文里,有很多这样的替代词,这种替代词的出现,我们也称之为“隐形被动语态”。
e.g.: The old lady was killed by the young man.
这个老奶奶为那个年轻人所杀。
分析:“为……所”结构晕中文里最经典的“隐形被动语态”之一。
e.g.: The playground was cleaned by three students.
操场是由三个学生打扫的。
分析:“是(由)+动词……的”结构也是中文里一个经典的“隐形被动语态”。所以,我们在英译汉遇到类似于这样的句子时,不要用“被”字,而要用其他单词代替,而汉译英时,我们也要找出“隐形被动语态”,不要弄错了结构。
例如: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
1998 was designa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as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year.
分析:本句中,“是……确定的”就是一个“隐形被动语态”,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而且本句中的“确定”需要注意选择什么样的词来进行翻译,用designate最合适。第三种:在科技文献中,我们用“可以”这两个字来代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