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所谓翻译批评的方法论原则,系指从事翻译批评工作应当遵循的规范。它对各种具体批评方法具有指导作用。概略而言,选择和运用具体批评方法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考察事物,カ戒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就翻译批评而言,对某ー译作的评价,不仅要针对译品本身,考虑翻译中可能涉及的语言问题、文化问题等,同时还应针对该部作品的译者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条件下进行翻译的,才可能对译作做出较为公允、客观的批评。也就是说,进行翻译批评时,我们还应将“吋”、“空”两种因素考虑进去。
翻译批评的客观性原则还指批评的态度和译评的笔触应公正客观。这ー问题关系到翻译批评能否发挥应有功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批评功能。如前所述,翻译批评的主要对象是翻译实践, 更多的情况下,某ー译评具体针对某ー译者、某ー译作、某些翻译现象等,其批评对象十分具体;而批评文字发表出来,将面对广大读者,那么被批评者是抨接受批评,读者是否赞同批评者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批评者的批评态度是否客观,行文是否公允。因此,批评者进行翻译批评时,一定要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行文时需避免偏激的文字,以免引起被评者及读者的反感。为臻此目的,批评中需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彻底否定式。应当说,世界上完全一无是处的译文和完美无缺的译文均不存在,因此,哪怕是对质量较差的译文,亦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优、缺点,避免一棍子打死。二是“肉麻吹捧式”,即不顾客观事实,一味吹棒,最终将翻译批评变成了“翻译表扬”。这两种做法,都有违批评的客观性原则,必须加以扬弃。
2. 综合性原则
由于翻译批评涉及到译者,翻译过程、译作质量与价值、译作影响等,其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翻译批评一方面要明确自己的主要研究目的,与此同时,为完成研究目标,则必须在研究中采用多学科综合、协作攻关的方法。翻译活动本身是ー个颇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确定选题、阅读理解、表达加工、印刷出版到进入社会,它们之间并不是ー个简单递进式,而是ー个不断反馈的修正结构,每ー环节既具自身的重要性,同时又对下一环节产生影响,对上ー环节具有反馈作用。因而只有把翻译活动当作ー个复杂的综合活动用综合性方法加以研究,才有可能掲示其复杂性, 才能使翻译批评更具说明力,更具客观性。
这里的综合性,系指与翻译活动相关、并能用于翻译批评的一些学科的方法,如思维科学、心理学、符号学、美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在运用综合原则时,应注意其“相关性”,也就是说, 对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当然不是全盘接受,而应择取能适用于翻译批评的部分。在综合运用时,还应注意这些学科方法的“互补性”。也就是说,这些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引人,不应是 简单的层次重叠,而应在总体上做到优势互补,取其最适用于翻译批评的原则、方法和视角,使翻译批评在总体上达到最佳理论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