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拙著《词语翻译趣谈》一书(198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翻译研究丛书)中介紹了“挖鼻孔”的英译为“empty one's nostril”挖耳朵”为“clean out smb’s ear(s)”...
别小看这些不太文明、不大卫生的琐事,一旦轮到您翻译的时候,就会深感作为杂家的翻译工作者,还是平时多注意阅读,有备无患的好。正是出于那样的考虑,觉得有必要在此饶舌一番—— 略作补充:
从日常生活的需要来说,较之"挖耳朵”或“挖鼻孔”来更加迫切的也许是“剔牙”吧。因此“剔牙"的英语表达法或译法少不了得介绍一番:
1. Jack sharpened the end of a match and picked a troublesome cavity in a tooth .
—The Study of Current English , April 1987, p. 55
这个用例很妙——妙在它交代了剔牙的细节,很有生活气息:先得把一根火柴加工,改革成一根牙签;然后要有的放矢,对准牙齿中捣蛋的空隙挖去……。但如果笼而统之地译,则“剔牙”当是 “pick…tooth”,而“牙签“便是 toothpick (就 “toothbrush” 之与 “brush tooth”)。
却说剔牙有牙签,挖耳也要用耳挖。这“耳挖”英语便是“ear cleaner”或“ear spoon”。至于汉语中有没有“鼻挖”此词以及英语与等值者为何等等,很抱歉,笔者除敬谢不敏之外,是无可奉告的。
平心静气地说,剔牙、挖耳朵、挖鼻子,都不如“擤鼻涕”重要。“擤鼻涕”的英译,《汉英词典 》中有现存的——一索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