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科技翻译 > 正文

科技翻译过程探微

发布时间: 2017-08-31 09:47:5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2.1 注意表达的规范性
《现代汉语》指出:科技语体讲究论证的逻辑性,要求语言的规范。我们翻译的既是科技文章,自然就必须用符合全民规范的汉语来表达。一般说来,科技英语文章都是符合全民英语规范的,译成汉语时就必须还其规范的本来面目,文从字顺,畅达自如。不可有结构失调、指代混乱、搭配不当、成份残缺、句式杂揉、顾此失彼、洋味十足和累赘罗嗦等语病。可是,在阅读实践中,常会发现ー些与汉语表达规范格格不入的译。这里试从出版物中摘出几例:

(7) When steel is fully hardened, it has a very restricted usefulness because it is brittle, highly stressed, and dimensionally unstable.
钢完全淬火后,因为性脆,高的应力和尺寸不稳率,用途极为有限。

本译文有三点不符汉语表达规范:(A)原文的原因从句中有三个形容词性并列表语,结构是整齐的,但译文中的“性脆”和“尺寸不稳定”是主谓结构,而"高的应力”则是偏正结构,这就导致结构失调之病;(B) 汉语中的关联词应成对地使用,如要省略,只能省前,不能省后,但译文中只有“因为”,没有“所以”,这就造成顾此失彼之误。(C)汉语连词“和”不能连接谓词性词组。因此,本句应改译如下:钢完全淬火后,由于质地松脆、应力增加且尺寸不稳定,所以用途极为有限。

2.2 注意表达的逻辑性
理解原文时要注意事理分析和逻辑判断,汉语在表达吋更要注意这个问题,科技文章反映的是事物逻辑思维的结果,因此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无慊可击。作为译者,也就必须用符合逻辑的语言传达出原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考虑句中的各种语法关系,更要注意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养成从逻辑角度来判断自己的译文是否准确的习惯,这样做往往还可以发现理解上的失误。以下从某教科书中摘取的译例就说明了这种情況:
(8) The most powerful traveling telephones are the ones used on ships. Here there is no problem of weight, as there is on an airplane.
某教科书的译文是:功率最大的旅行电话是在船上使用的。这里没有重量的问题,象在飞机上那样。船舶对重量的要求才象飞机那样严格和苛刻,这恐怕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译文给人的结论却是飞机和船舶ー样不存在重量问题,显然是有悖于事理的。究其原因,正是译者未能从逻辑和客观道理上来验证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就本句原文而言,应把否定语气从主句转移到从句中才符合事理。译文应是:船舶上使用着功率最强大的旅行电话,因为这里不象飞机上那样存在着重量问题。

2. 3 注意词语的锤炼
翻译既然是语言的一种再创作,当然也应讲究词语的锤炼。我们所说的锤炼词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惜墨如金,无闲文杂字,使译文精干利索,文约而事丰;二是要字斟句酌,刻意求新,把流畅晓白、生动耐读的译文奉献给读者;三是对有些词的译法,要不落俗套,独运匠心,甚至另辟蹊径。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修辞角度提出的。虽然一般说来科技翻译对修辞并不苛求,但如能办到这一点,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请看以下各例:

(9) From the phys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re is not much to be said in favour of life-long vegetarianism.
从生理学的观点看,终生食素并非良策。
以上举例有巧用汉语四字型主谓词组,结构严整、表意贴切,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的精心选用句式,文字洗练,言简意赅, 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有的词义选择不落窠臼,新颖别致,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译文符合原文的程度和译文的语言质量。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颇费斟酌,颇费功力,需要扎实的汉语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考虑到翻译是ー种艺术,这个要求也就不算太苛刻了。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