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概念作为反映事物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与词语分不开的。所有概念反应在文字上,都是通过词语来表达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用以表达某ー概念的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概念不准确的逻辑问题发生。
1. 概念转移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表达不当,常常无意识地将原文中的某一概念改变成了另ー个概念,即概念发生转移。这是科技英译文献中常见的逻辑何题之一。概念转移与逻辑上所称的偷换概念有些类似,但二者也有区別。其结果是引起译文在逻辑上发生混淆。
例 1. Using this program, experimental time is reduced, while RAPD pattern is not changed, thus, it increases efficiency of RAPD-analysis. [原文:采用这一方案,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保持 RAPD图谱不变,因而提高了 RAPD分析的效率。]
上述译文中的分词短语Using this program为—悬垂修饰语。它所要求的逻辑主语是人,即use的施动者,但在句法结构上却以experimental time为逻辑主语,也就是说,using的真正逻辑主语(其施动者)所表达的概念被换成了句子的主语experimental time,导致概念发生转侈。
2. 概念跃迁
这里所说的概念跃迁系指概念升级与概念降级的总称。在翻译过程中,有些概念在原文本是属种关系,但译成英文后,在语法上把所属关系变为并列关系,使原来的种概念变成了属概念(升级),或使原来的属溉念变为种概念(降级造成译文逻辑混淆,不能准确表达原作。
例 2 At present, little has been done in the studies on genetic diversity as well as biodiversity in our country. [原文:目前,关于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在我国开展得很少。]
原文中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ー个方面。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二者在逻辑上是属种关系, 前者为属概念,后者为种概念。原文对此已表达明确,但译文却将“遗传多样性”译成与“生物多样性”并列的概念,即把“遗传多样性”升级成为与“生物多样性”同一级别的概念(也可理解为把“生物多样性”降到与"遗传多样性”同一级别的概念),使二者由属种关系变为全异关系,自然也就不能表达原文的意思。
改译:At present, little has been done in the studies on biodiversity,especially on genetic diversity in our country.
虽然原译和改译均是强调genetic diverisity,但二者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
3. 概念外延扩大
概念外延扩大也叫概念的概括,是逻辑学中减少某一概念的内涵,使其变为外延较大的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概念扩大的结果是使其内涵减少,从而使表达这ー概念的词语由具体变得笼统。翻译时,如果原文中的某一概念的外延在译文中被扩大,往往会使原文中本来明确的意思变得不明确、不完整或模糊不清,从而影响对原作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