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英汉动物喻词结构差别非常大,英语一般以隐喻或明喻形式表达寓意,有的直接用动物的名称作为动词,比如monkey、peacock等都是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的,意思也是该词的基本义,这种情况还不少。但在汉语里,形式有所不同。汉语直接使用动物名称作动词的不多,普通话里多数隐喻词主要是采取复合法与四字格比喻法。
1.“名十动”复合喻词的表达形式
“名+动”复合比喻词的表达形式,即一动物名称加一单音动词,也就是喻体加动词,语法上构成一个主谓结构,如:虎视、狐疑、牛饮、龟缩、鼠窜、雀跃、鸟瞰、蜂拥、鱼贯、蝉联、蚕食、鲸吞,等(李国南,2001)。这种表达形式给人的感觉是简练、形象。
2. 四字格动物比喻词
更为大量的隐喻词是由四字格成语组成的,结构上前后对称,即“名+动+名+动”,意义上同样前后互补,如狼吞虎咽、龙腾虎跃、虎踞龙盘、蝇营狗苟、狐潜鼠伏。也有意义上前后对比的,如蚕食鲸吞、虎跳龙拿。还有“主名+名+主名+名”形式,即用“A动物名及其部位+B动物名及其部位”,如虎头蛇尾、犬牙鹰爪,等。其实汉语的四字格动物比喻形式是很多的,这里仅是挂一漏万。不过,这类词有一个共性,即它们的结构充分显示出汉语言文字的优越性,一个汉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自成独立的表意单位,属于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构词上十分便捷。英语拼音文字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