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讽喻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指的是:换个方式的说法。讽喻是一种形象的叙述或者描述,表达的道法观念是喻在其中的,或者是讽刺的。它比所谓的抽象拟人走得更远了一步,如“信念先生”,这种讽喻比赋予信念以人格的拟人更进了一步。拟人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警句式的简洁和概括,而讽喻则从规范的隐喻游离到延展的宽跨度形式的隐喻。讽喻的形象跨度广阔,从进香的人到进香途中的地形道路都可以是讽喻的范畴。例如,班扬所著《天路历程》中基督救世者的讽喻就达到了使用讽喻的巅峰。该书中的主人公基督徒代表着泛指的人,全书描述人生一世,历经磨难而后升入天国的历程。书中的人物、地点全是作者编造的,这也正是讽喻的特点,它使讽喻与那些确有实物的象征或喻体区别开来。
通常,讽喻讲的是一个故事,故事以韵文或者散文形式出现,有表层或者潜层双电意义,日的在于教海和解释。讽喻尤其用于进行道德教海,它的本源是宗教信仰,而且源远流长。很多神话采用讽喻的形式,其表述方式显得非常自然、易于为人们从感情上所接受,因此容易流传、脍炙人口。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柏拉图的作品就使用了讽喻。
讽喻、寓言和譬语仑是生动地讲故事的方法,通过所讲的故事中的人和事教海或者讲解道德准则,用不明言的方式提示真理,让听故事的人自去领悟和理解。讽喻的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构思精巧;寓言中的故事借助动物来表述,反映人的本性,寓言的意义在故事结尾时明确地讲出来;譬语短小精悍,典型特点是使人看清某句道德箴言适用的类似情况。
汉语中也有讽喻,只是汉语和英语的讽喻所讲的故事分别是本民族熟悉的内容和传统。因此,翻译时应当注意表达讽喻中所寓的真实含义和道德原理,不可拘泥于直译或者意译。
今天,讽喻已经不是实用英语中常用的辞格了。
责任编辑:admin